英雄典宥州,迢遰苦吟游。
风宿骊山下,月斜灞水流。
去时初落叶,回日定非秋。
太守携才子,看鹏百尺楼。
【注释】
①英雄典宥州:英雄在赦免的州郡中。典,任。宥,宽恕。②迢遰:遥长,遥远。苦吟游:苦吟游历。③骊山:位于今陕西临潼东南,因产美玉而得名骊山,是秦岭山脉东段的一个支脉。④灞水:在今西安市南门外。⑤才子:指作者自己。⑥鹏:大鸟名。比喻高远、壮志。⑦百尺楼:高楼大厦。⑧“去时”四句:写离别的情景。初落叶,谓秋末。定非秋,意言秋天不会到来。⑨太守携才子:李权使君带着才子来拜访他。⑩看鹏百尺楼:“看”通“瞰”,即俯瞰的意思。百尺楼,高楼。
【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友人李溟(字权)而作。全诗四联,一气呵成,情深义重。
首联点明李溟此行的目的和所到之地。“英雄”,是说李溟是一位有才能的人物。“典”,为任、为做之意,是说在赦免的州郡中担任官职。“迢遰”,意为遥远。“苦吟游”,意为苦苦地游览。这两句是说李溟此行,是为了任官而去遥远的赦免州郡,去苦苦地游览。
颔联以自然景色描绘李溟此次行程。诗人想象李溟在骊山上住宿,月落时在灞水上行走的情景。这两句是写他旅途所见之景。“风宿”二句写诗人想象中的李溟在骊山上住宿时的情景,“风”与“月”是此联中的关键,“宿”与“游”也是此联中的关键,“夜宿”是李溟此次行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他在旅途中的必经之路,因此诗人用“风宿”二字概括了这一过程,同时“夜宿”也暗含着李溟此行的目的——为了任官。“月斜”、“灞流”则是写诗人想象中的灞水边的景象,灞水是一条流经长安的河流,也是通往长安的重要道路,因此灞水也是李溟此行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月斜”、“灞流”既写出了李溟此次行程的时间特点,又写出了此行的路线特点,同时还暗示出此行的目的是去任职的。
颈联写李溟离去的情景。“去时”二句写李溟离去时的景色,是诗人想象中李溟离去时的情景,“初叶”是秋天的第一片叶子,也就是初秋时节的叶子,“非秋”则是指不是秋天,也就是说李溟此次离去的时候还不是秋天。这两句是说李溟这次离去的时间是在初秋时节,而不是秋天。
尾联写李溟归来时的情景。“太守携才子”一句交代了此次李溟归来的原因,即因为得到了太守的赏识和提拔,所以才回来看望自己的恩师。“看鹏百尺楼”,这是李溟此次归途中看到的景象。鹏是大鸟名,传说中有一日能飞升九天的神话故事。这两句是说李溟这次归途所看到的景象,即看到了高高的楼房,也就是“看鹏百尺楼”。这既是对李溟此次归途经历的描写,又是对李溟此次归途心情的描述。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全诗四联,一气呵成,感情深厚而真挚,语言流畅而优美。
此诗首联先写李溟赴任之事,次联写李溟离长安赴任途中所见所感,后两联写李溟归长安时所见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