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原见城阙,策蹇思炎天。
日午路中客,槐花风处蝉。
远山秦木上,清渭汉陵前。
何事居人世,皆从名利牵。
诗句解释与注释
登原见城阙:登上高处可以看见城市和皇宫。城阙通常指古代帝王居住的宫殿,也泛指城镇或城市。
译文:在高处看到城市的建筑和皇宫。策蹇思炎天:策蹇(cè jiǎn)是古代步行的一种方式,使用拐杖辅助行走。炎天指的是炎热的夏天。
译文:在炎热的夏日步行。日午路中客:日午时,中午时分。路中客即行走在路中间的人。
译文:中午时分走在道路上的行人。槐花风处蝉:槐花(guì huā)是槐树的花,常在春季盛开。风处蝉是说风吹过时,树枝上会传来蝉鸣声。
译文:风中树叶沙作响,远处的树上有蝉鸣声。远山秦木上,清渭汉陵前:远山指的是远处连绵不断的山。秦木可能是指秦地的树木,也可能指秦地的树木上生长着的鸟儿。清渭是一条河流,汉陵可能是汉朝的墓地或者古迹。
译文:远处的山脉上有秦地的树木,清澈的渭水边有汉朝的陵墓。何事居人世,皆从名利牵:这句话表达了对于世俗生活的困惑和反思,认为人们追求名利是一种错误的行为。
译文:为什么还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受到名利的驱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景象,通过对比不同的场景—从城市到自然,再从自然到历史遗迹,反映了诗人对生活意义的深刻思考。诗中“日午路中客”和“槐花风处蝉”等句子,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价值的感慨。结尾部分“何事居人世,皆从名利牵”,则揭示了诗人对名利的追求所感到的困惑和不满,体现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