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蝉旦夕鸣,伴夜送秋声。
故里客归尽,水边身独行。
噪轩高树合,惊枕暮山横。
听处无人见,尘埃满甑生。
【注释】
1、风蝉:即秋蝉。
2、旦夕:朝夕(早晚),指日夜。鸣:啼叫。
3、故里客归尽,水边身独行:意思是说故乡的游子已经都回来了,而自己却依然在水边孤独地行走着。
4、噪轩:喧嚣的轩窗,这里形容蝉叫声嘈杂。
5、高树合:高大的树木枝叶交错,形成一种遮阴的效果。
6、惊枕:惊扰了枕头。
7、听处无人见:在听蝉声的时候没有人看见。
8、尘埃满甑生:灰尘布满了陶罐,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寂静和自己的孤寂之感。
【赏析】
此诗通过写风蝉鸣叫的景象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首句“风蝉旦夕鸣”,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秋天的图画,秋风中,蝉儿不停地鸣叫着,声音清脆悦耳。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欢乐,反而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接下来的句子“伴夜送秋声”,进一步展现了秋天的特点。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一个告别的季节。诗人在这个季节里,感受到了生命的无常和岁月的流逝。而这种感受,只能通过聆听秋蝉的鸣叫声来表达出来。
第三句“故里客归尽,水边身独行”,更是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故乡的游子都已经回到了家乡,而诗人却依然在外漂泊,孤独地行走在水边。这种反差更加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最后两句“噪轩高树合,惊枕暮山横”和“听处无人见,尘埃满甑生”,则将这种孤独和寂寞推向了高潮。诗人在喧闹的环境中聆听着风蝉的鸣叫声,却无法找到一个可以分享的人。夜晚的寂静和自己的孤寂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更加凄凉和无助。而灰尘满甑则是对这种孤独生活的生动描绘,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疲惫和无奈。
这首诗通过描绘风蝉的鸣叫声以及诗人的内心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和寂寞的感受。同时,这首诗也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秋天的美丽景色和诗人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