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寺初容访静来,晚晴江上见楼台。
中林有路到花尽,一日无人看竹回。
自晒诗书经雨后,别留门户为僧开。
苦心若是酬恩事,不敢吟春忆酒杯。

【注释】

越中:今浙江一带。寺居:在寺中居住。主人:指诗中的主人,即作者的朋友或知己。

初容访静来:刚刚来到寺中的安静之处。

晚晴:傍晚的晴朗天气。

中林:寺名,在今浙江天台县境内。

看竹回:回头看看竹子。

自晒诗书:自己晒着书籍,表示清贫。

别留门户:留下门扉,为僧人打开门户。

苦心若是酬恩事:如果用苦心来报答别人的恩情,那么我不敢思念春天和美酒了。

【译诗】

野寺初容访静来,

晚晴江上见楼台。

中林有路到花尽,

一日无人看竹回。

译文:
野寺初容访静来,
傍晚晴空下,我来到了这座静谧的寺庙。
中林有路到花尽,
在寺院中有一条通往花丛的小道。
一日无人看竹回,
一天之中,只有我一个人在看那翠绿的竹林。

赏析:
这首诗是写在越中(今浙江一带)寺庙里的生活情景。首二句写寺居的环境和心情。第三、四句写闲情逸致。最后两句写与僧人之间的交往。全篇充满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人在寺中过着清苦的生活,他以“野寺”自喻,表现了自己远离尘世纷扰的心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