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人犹远戍,耿耿夜闺空。
绣户流宵月,罗帷坐晓风。
魂飞沙帐北,肠断玉关中。
尚自无消息,锦衾那得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杂曲歌辞·昔昔盐(《杂曲歌辞》)
风月守空闺,良人犹远戍。
耿耿夜闺空,绣户流宵月。
罗帷坐晓风,魂飞沙帐北。
肠断玉关中,尚自无消息。
锦衾那得同?
译文:
- 《杂曲歌辞·昔昔盐》是一首表达思念之情的诗歌,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夜晚独自守着空闺的情景。
- “良人犹远戍”指的是她的丈夫还在远方戍守边疆,不能回来陪伴她。
- “耿耿夜闺空”形容夜晚的寂静,女子独自一人在闺房内思念丈夫,内心的寂寞和孤独被描绘得十分生动。
- “绣户流宵月”形象地描述了女子在月光下绣花的情景,月光透过绣户洒在女子的身上,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 “罗帷坐晓风”则是描写女子在清晨时分坐在罗帷幕帐中,感受着微风拂过的情景,这样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安详。
- “魂飞沙帐北”表达了女子对丈夫深切的思念之情,仿佛他的魂魄已经飘到了北方边疆,无法回到她的身边。
- “肠断玉关中”进一步描绘了女子内心的痛苦与悲伤,如同断裂的玉关一般难以愈合。
- “尚自无消息”表示女子已经很久没有收到丈夫的消息,内心充满了忧虑和不安。
- “锦衾那得同”则反映了女子对与丈夫共度时光的愿望,希望有锦被可以与之同眠共享美好时光,但现实却让她感到失望。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女子在夜晚独自思念远方戍边丈夫的深情场景。诗中的“风月”、“绣户”、“罗帏”、“沙帐”等元素都富有象征意义,既营造了浓厚的古典韵味,又传达了女子的内心情感。特别是“锦衾”一词,更是体现了女子对夫妻生活的美好憧憬,与现实中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悲怆和无奈的情感。此外,诗中也隐含着对战争和离别的深刻思考,反映了古代女性面对国家大事时所承受的痛苦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