谪远自安命,三年已忘归。
同声愿执手,驿骑到门扉。
云是帝乡去,军书谒紫微。
曾为金马客,向日泪沾衣。
这首诗是李白为一位名叫平判官的朋友送行时写的。平判官即将踏上前往边疆的旅途,诗人为他写下了这首送别诗。
第一句“谪远自安命”,意思是说,因为被贬谪到遥远的地方,所以自己已经安定下来了,不再有归乡的念头。这里,“谪”是指被贬谪,“自安”则是自己安定下来的意思。诗人用这种表达方式,既表明了自己的心情,也为下文的送别作了铺垫。
第二句“三年已忘归”,意思是经过三年的时间,我已经忘记了回家的想法。这里的“三年”指的是平判官离开京城的时间,“忘归”则表达了诗人对平判官的不舍之情。
第三句“同声愿执手”,意思是大家都希望在分别的时候能够紧握双手,共同度过这段旅程。这里,“同声”表示大家的心情一致,“执手”则是紧紧握手的意思。这句诗表达了大家对平判官的关心和祝福。
第四句“驿骑到门扉”,意思是驿马将到达平判官家的大门前。这里的“驿骑”指的是驿马,“到门扉”则形象地描绘了驿马将要到达的场景。这句诗既表现了平判官即将启程的紧张气氛,也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意。
第五句“云是帝乡去”,意思是这云彩仿佛是在引导我们走向那遥远的帝乡。这里的“云”指的是天空中飘动的云彩,“帝乡”则是指皇帝居住的地方,也就是朝廷。这句诗既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色,又隐喻了平判官即将踏上的征程。
第六句“军书谒紫微”,意思是携带军书去朝拜皇帝。这里的“军书”指的是军队的公文,“紫微”则是指皇宫。这句诗表达了平判官将为国家尽忠职守的决心和信念。
第七句“曾为金马客”,意思是我曾经作为金马门的客人来过这里。金马门是古代长安城东面的一个城门,这里曾经接待了很多朝廷使者和官员。这句诗既回顾了与平判官的交往,也表达了诗人自己曾经的经历和感受。
第八句“向日泪沾衣”,意思是望着太阳流泪,泪水沾湿了我的衣服。这里的“向日”指的是面对太阳,“沾衣”则形象地描绘了泪水湿润衣物的情景。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平判官的不舍之情,又展现了诗人自己的情感世界。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描写平判官即将离去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祝福,以及对国家忠诚的信念。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手法,将自然的景色和人物的情感融为一体,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这首诗也蕴含着诗人自己的人生感悟和历史情怀,使得整首诗更加深刻和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