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火云散,蝉声鸣树梢。
秋风岂便借,客思已萧条。
倾国三年别,烟霞一路遥。
行人断消息,更上灞陵桥。
六月
六月火云散,蝉声鸣树梢。
秋风岂便借,客思已萧条。
倾国三年别,烟霞一路遥。
行人断消息,更上灞陵桥。
注释:六月,指的是夏天的第六个月。这里可能是诗人对某个具体日期的回忆或描绘。火云散,形容天气炎热,阳光炽烈。鸣树梢,指蝉儿在树上鸣叫。秋风岂便借,暗示了秋风吹过的景象。客思已萧条,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落寞。倾国三年别,指离别的时间很长,足以让国家都为之动容。烟霞一路遥,形容旅途中的风景优美而遥远。行人断消息,表示诗人在路上已经很久没有收到家人的消息了。更上灞陵桥,表示诗人决定再次踏上旅程。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夏日旅行的古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夏天的景色、心情以及对家乡和家人的思念刻画得淋漓尽致。诗中“火云散”、“蝉声鸣”、“秋风岂便借”等词语,生动地描绘出夏日的炎热、蝉儿的鸣叫和秋风的到来。同时,诗人还通过对秋天的描述,表达了对家乡和家人深深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