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礼诸方遍,湘南颇有缘。
焚香老山寺,乞食向江船。
纱碧笼名画,灯寒照净禅。
我来能永日,莲漏滴阶前。

【注释】

岑上人:指唐贞元年间僧人岑顺。岑顺(751-806)字顺之,唐代诗人,俗姓杨,江都(今属江苏)人。

湘南:即湖南南部一带。

纱碧笼名画:以纱罩着的画,即“障画”,用以遮挡日光,防止室内光线太亮而刺眼。

灯寒照净禅:在昏暗的光线下,点起的灯光照出一片清净的佛堂。

莲漏:佛教计时工具,由铜制圆盘和一根长柄组成,圆盘上刻有十二生肖,当夜深人静时,滴下的水珠发出清脆的声响。

【赏析】

此诗描写了岑上人与信美寺僧人一起修行的故事。诗中表达了岑上人对于修行的执着和坚定的信念,以及他在修行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困难和挑战。同时,也反映了岑上人在修行道路上所展现出的智慧、勇气和毅力。

首联:“巡礼诸方遍,湘南颇有缘。”这是对岑上人修行历程的描绘。巡礼诸方,意指他四处游历,寻找修行的场所。遍,表示广泛的意思。湘南,指的是湖南南部一带。这里暗含了岑上人对于修行地点的选择和选择的原因。他认为在湘南地区修行会有更多的缘分和机缘,因此决定在这里进行修行。

颔联:“焚香老山寺,乞食向江船。”描述了岑上人在信美寺修行的情景。烧香是佛教徒的一种修行方式,通过烧香来净化心灵、祈求神灵保佑。老山寺,指的是一座古老的寺庙。乞食,意为向人乞求食物。江船,指的是江上的船只。这里暗示了岑上人需要靠乞讨为生,但他仍然坚持修行,不放弃自己的信仰和追求。

颈联:“纱碧笼名画,灯寒照净禅。”进一步描绘了岑上人修行的环境。纱碧,指的是用纱罩着的画,以纱遮住画中的景物,使其不被打扰。名画,指的是有名的画作。这里的纱碧可能是指佛像或其他宗教物品。灯寒照净禅,意指在昏暗的光线下,点起的灯照亮了一片清净的佛堂。这里强调了岑上人对于修行环境的选择和要求:他要在一个安静、幽暗的环境中进行修行,以更好地净化心灵、领悟佛性。

尾联:“我来能永日,莲漏滴阶前。”这是对岑上人修行生活的描述。我来,指的是岑上人来到这个地方。能,表示能够、可以的意思。永日,意指长时间的修行。莲漏,是一种计时工具,由铜制圆盘和一根长柄组成,圆盘上刻有十二生肖,当夜深人静时,滴下的水珠发出清脆的声响。这里暗示了岑上人长时间地在这里修行,过着简朴的生活。莲漏滴阶前,意指在台阶前滴落的水珠发出清脆的声响。这里表达了岑上人对修行生活的感悟和体验。他认为修行是一种持久而艰辛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努力和坚持才能取得成功。

整首诗通过对岑上人与信美寺僧人一起修行的经历进行描绘,展示了他们对于修行的执着和坚定的信念。同时,也反映了岑上人在修行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他如何通过智慧、勇气和毅力来克服这些困难并取得成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