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半古招提,空林雪月迷。
乱流分石上,斜汉在松西。
云集寒庵宿,猿先晓磬啼。
此心如了了,即此是曹溪。
【注释】
山半古招提:山半,指山半腰;古招提,即古寺;招提是梵语“僧伽”(梵文Sthavira的音译,意译为寺院)。此句言山半有一座古寺。空林雪月迷:空林,指空寂的树林;雪月,月光下雪白的树木。此句言月光下的山林中,雪光和月色迷住了视线。
乱流分石上:乱流,纵横交错的溪水;分,分流;石,石头;上,上面。此句言流水从石头上分流而过。斜汉在松西:斜汉,倾斜的银河;在,位于;松西,松树西边。此句言在松树西边看到了倾斜的银河。
云集寒庵宿:云集,云聚集的地方;寒庵,寒冷的寺庙;宿,居住、停留。此句言云气在寒冷的寺庙中汇聚而停留。猿先晓磬啼:猿,猿猴;先,先于;晓,天刚亮的时候;磬,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啼,叫唤。此句言在天刚亮时,猴子先于其他动物开始叫唤。
此心如了了,即此是曹溪:此心,指此心即佛性;了了,明白;即此,就是这里的;曹溪,禅宗祖庭,位于广东韶关。此句言此心如同已经明白了一样,此处就是禅宗的祖庭。
【赏析】
《宿澄泉兰若》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诗题中的“澄泉”是指清澈的泉水,“兰若”是指佛寺,所以整首诗描写的是诗人经过一个寺庙时,所见景象以及所引发的感慨。
第一句写“山半古招提”,山半,指出这座古寺就坐落在山峰之中。山半古招提,既表现了山势的险峻,也写出了古寺的庄严与古老。“空林雪月迷”,描绘出一片空寂的树林中,皎洁的月光映照着洁白的雪地,使整个树林显得迷离不清。“乱流分石上,斜汉在松西”,这两句描绘的是一条蜿蜒的溪流从一块巨石上奔流而下,又向远处的松树下流淌。这溪流仿佛在讲述着千古流传的故事。
第二句写“云集寒庵宿”,云雾缭绕中,一座座高僧修行的寺庙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仙境一般,令人神往。“猿先晓磬啼”,这一句以猿猴叫声来衬托出宁静的氛围,猿猴的叫声清脆悠扬,打破了清晨的宁静,让人不禁想起禅门晨钟暮鼓的场景。
第三句“此心如了了”,表明诗人此时已经领悟到了佛教的核心思想,他的内心已经达到了一种平静、明朗的境界。第四句“即此是曹溪”,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自己的感悟,认为这种心境就如同禅宗祖庭——曹溪寺的意境一样,是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整首诗以景入诗,以情入诗,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自己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和内心的感悟。同时,诗人也将自己对佛法的理解融入到诗中,展现了其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