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感京河李丈人,童蒙受教便书绅。
文章至竟无功业,名宦由来致苦辛。
皎日还应知守道,平生自信解甘贫。
孤单所得皆逾分,归种敷溪一亩春。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多感京河李丈人,童蒙受教便书绅。
文章至竟无功业,名宦由来致苦辛。
皎日还应知守道,平生自信解甘贫。
孤单所得皆逾分,归种敷溪一亩春。
诗句注释:
- 多感京河李丈人:多感指的是深切的感受或情感,京河可能指代某位京地的人或物,李丈人即指李姓的长者,可能是诗中人物的长辈或老师。
- 童蒙受教便书绅:童蒙指儿童或少年,受教意味着接受教育,便书绅表示学习之后开始书写自己的思想或学问。
- 文章至竟无功业:文章通常指文采和写作才能,至竟表示最终的结果,无功业可能意味着没有显著的成就或成功。
- 名宦由来致苦辛:名宦可能指名声和地位,由来表示起源,致苦辛意味着经历了很多苦难。
- 皎日还应知守道:皎日指明亮的日子,应知守道可能是指在光明的日子里应该坚守道德。
- 平生自信解甘贫:平生自信表明始终相信自己的判断或选择,解甘贫可能是指能够忍受贫困的生活。
- 孤单所得皆逾分:孤单可能指孤独的状态,所得可能指得到的报酬或收益,皆逾分意味着超过了合理的范围。
- 归种敷溪一亩春:归种可能是指回归故土或返回原处,敷溪可能是指小河流经的地方,一亩春可能是指一块田地或一小片区域。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经历和内心感受的深刻思考。诗人以“多感京河李丈人”开篇,表达了对前辈或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接着,“童蒙受教便书绅”展现了诗人早年受到良好教育的经历,以及由此带来的学识和才华。然而,“文章至竟无功业”,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个人成就和社会地位的反思,可能暗含了对社会名利场的失望或批判。
“名宦由来致苦辛”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在追求名声和地位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接下来的两句“皎日还应知守道”,则反映了诗人在光明正大的日子里仍然坚持道德和原则的决心。最后,“平生自信解甘贫”和“孤单所得皆逾分”,分别表现了诗人对自己信念的坚定以及对生活困境的坦然接受。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经历的深刻感悟和个人品质的追求。它不仅仅是对过去岁月的回忆,更是一种对未来生活的展望和期待。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人生、道德和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以及他内心的复杂情感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