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曲樊川雨半晴,竹庄花院遍题名。
画成烟景垂杨色,滴破春愁压酒声。
满野红尘谁得路,连天紫阁独关情。
渼陂水色澄于镜,何必沧浪始濯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诗句释义:

  1. 郊墅:郊外别墅或庄园。
  2. 韦曲樊川雨半晴:指的是在韦曲和樊川这个地方,刚刚下了一点雨,天气开始放晴。韦曲和樊川都是古代长安附近的著名风景名胜区。
  3. 竹庄花院遍题名:在竹屋和花院之间,到处都可以看见题有名字的墙壁。
  4. 画成烟景垂杨色:形容画中景色如同烟雾缭绕的美景。
  5. 滴破春愁压酒声:春天里,酒水被滴落的声音打破,好像是打破了春天的忧愁。
  6. 满野红尘谁得路:整个田野都被尘土覆盖,谁能找到通往道路?这里可能比喻世事纷扰,人们难以找到出路。
  7. 连天紫阁独关情:远处连绵不绝的紫色楼阁,只有我独自牵挂着它们。
  8. 渼陂水色澄于镜:渼陂的水色清澈如同镜子一样。
  9. 何必沧浪始濯缨:为什么非要到沧浪(即沧浪亭)才能洗去我的帽子上的尘垢呢?沧浪亭是著名的园林建筑,这里可能用来形容诗人想要洗净心中的尘埃,摆脱烦恼。

译文:

韦曲和樊川的景色刚刚有些雨意,天空开始放晴;
竹林里的小院和花园里到处都是写上了名字的墙壁;
画中的景色仿佛烟雾一般迷蒙,垂柳的颜色让人心醉;
滴落的雨水打在春天的忧愁上,仿佛在敲打酒壶的声音;
整个田野都被尘土覆盖,谁能找到通往道路?
远处连绵不绝的紫色楼阁,只有我独自牵挂着它们;
渼陂的水色清澈如同镜子一样,为什么要等到沧浪亭才洗净我的帽子上的尘埃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乡村景象。诗的开头两句描写了雨后初晴的美丽景象,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接着通过描述竹林和小院里的题名墙,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悠闲和宁静。第三句“画成烟景垂杨色”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宁静的美,如同一幅淡淡的山水画。

接下来的四句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感受。春天的雨水打在心中,似乎能洗掉所有的愁绪,使得心情变得轻松愉快。最后两句则通过描述田野的尘土和远方的紫色楼阁,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乡村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和内心情感的独特感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