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官虽未是名郎,践历曾闻薛许昌。
复有李公陪雅躅,岂宜郑子忝馀光。
荣为后进趋兰署,喜拂前题在粉墙。
他日节旄如可继,不嫌曹冷在中行。

【注释】

许昌:即许昌县,在今河南禹县南。薛尚书:即薛存诚,唐宰相,曾任都官司空,故称。尝为:曾做过。

后数岁:过了几年。

建州李员外:指李景亮,曾任中书舍人、员外郎等职,故称。频自宪府内弹:频繁地在朝廷上弹幼官员。

拜都官员外八座:任都官员外的八位官员。皆一时骚雅宗师则都官之曹振盛于此予早年请益实受深知:年轻时我曾向他请教,深受他的赏识。忝此官:辱承此官。复是:又做了。正秩:正当的品级。岂唯:难道只是。俯:谦辞。慰:安慰,宽慰。孤宦:指处境孤单的人,此处指作者自己。以:因为。仰继前贤荣:仰慕继承前贤的荣耀。惕:忧虑,担心。衷:内心。于是:就。赋自贺:作诗祝贺自己。

【赏析】

《新唐书·文艺传》说:“文宗时,诏天下公卿百寮及征诣京师者,各上封事,且试其文词。既而策试举人于礼部者,亦先令有司考其文章。”可见唐代科举考试不仅考察考生的学识和文辞,而且还要求“能言”,因此,许多士子在应试时都纷纷写诗作文,以显示自己的才华。这首诗就是作者应进士举后所作,表现了他得意洋洋的心情,并流露出一种对前辈的怀念之情。

第一句“故许昌薛尚书能尝为都官郎中后数岁故建州李员外频自宪府内弹拜都官员外八座外郎皆一时骚雅宗师则都官之曹振盛于此予早年请益实受深知 今忝此官复是正秩岂唯俯慰孤宦何以仰继前贤荣”,诗人首先回顾了自己过去求学求仕的情景。他回忆说,曾经有一位姓薛的尚书(薛存诚)担任过“都官郎中”(相当于现在的“都御史”),在他之后不久,另一位姓李的员外(李景亮)也多次在朝廷上弹劾官员,被授为“都官员外八座”和“外郎”等职,这些职位在当时都是非常显要的,所以当时人们称之为“骚雅宗师”。这两句诗概括了诗人自己从学步到步入仕途的经历,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己过去的一些经历感到自豪的感情。

第二句“荣为后进趋兰署”中的“荣”字是谦虚的自称,意思是说自己有幸能够成为那些前辈的晚辈;“趋兰署”中的“趋”是向、去的意思,意思是说去拜访他们。这句诗的意思是:我有幸成为了那些前辈的晚辈,去拜访了他们。这里,诗人把自己和那些前辈相提并论,表明了他在前辈面前的谦逊和尊重。同时,这也暗示了他对自己过去所取得的成绩感到自豪,因为这些都是前辈们曾经做到过的。

第三句“喜拂前题在粉墙”。这句诗中的“喜”字是喜悦的自称,意思是说非常高兴,很高兴;“前题”是指前辈们的旧作或成见;“在粉墙”指的是在墙壁上张贴出来让世人知道。这句诗的意思是:我非常高兴能够看到那些前辈们在墙壁上张贴出来让他们知晓的东西。这里,诗人用了一个典故,说他非常高兴能够在墙壁上看到前辈们的旧作,这是对他们的一种赞美和尊重。同时,这也表明了他对自己过去所学所得感到自豪,因为这些都是前辈们曾经做到过的。

第四句“他日节旄如可继,不嫌曹冷在中行”。这句诗中的“节旄”是指古代帝王的权杖,象征着权力和地位;“可继”是指能够继续下去;“曹冷在中行”中的“曹”字可以解释为一个地名或官职的名称,也可以理解为表示一种贬义的词语,意思是说不嫌弃自己在一个小地方的地位低下。整句诗的意思是:假如有一天能够得到机会继续担任这样的职务,那么我愿意接受这个职位。这里,诗人用了一种比喻手法,把自己的理想比作是一根权杖,希望有一天能够继续使用它的权力。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的一种无奈和失落感,因为他觉得自己在一个地方的地位并不高,但他又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理想。这种矛盾的心理在他的诗词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通过描绘自己过去的经历和对未来的期许,表达了他对前辈们的尊敬和对自身的自信。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气和官场的现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