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落何相似,初终却一般。
犹疑和夕照,谁信堕朝寒。
水木辉华别,诗家比象难。
佳人应误拜,栖鸟反求安。
屈指期轮满,何心谓影残。
庾楼清赏处,吟彻曙钟看。

在探讨郑谷的《京兆府试残月如新月》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解析:

  1. 诗句原文:荣落何相似,初终却一般。犹疑和夕照,谁信堕朝寒。
  • “荣落”:这里指的是荣华与衰败。
  • “相似”与“一般”:表达了荣华与衰败在时间上的相似性。
  • “夕照”与“朝寒”:分别指傍晚的阳光和早晨的霜寒,象征人生的起落变化。
  1. 译文与赏析
  • 译文:荣耀与衰落何其相似,但最终结果却迥异。我怀疑是夕阳的余辉让人产生了错觉,谁会相信清晨的霜冷预示着生命的终结?水木之间辉映着不同的光彩,而诗家对自然景象的比拟却是如此的困难。佳人或许被表象迷惑而拜倒,而栖鸟却在求索中找到了安宁。我们何时能预见到天命之轮将满,何必还要执着于尘世的影子呢?在庾楼清幽的赏景之地,直至晨钟响起,我才吟咏完毕。
  • 赏析: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幻的感慨。通过对夕阳、霜寒等元素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对生命终结的预感。同时,通过水木辉映和诗家比象的比喻,揭示了诗人内心对于自然规律和诗歌艺术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考。最后,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物外的境界,通过庾楼赏景直至晨钟,展现了一种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和美感。
  1. 关键词释义
  • 荣落:指人的社会地位或境遇的变化。
  • 夕照朝寒:分别代表黄昏时的阳光和早晨的寒气,象征着事物的兴衰变化。
  • 诗家比象难:指诗人在描写自然现象时,难以找到一个恰当的比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郑谷的《京兆府试残月如新月》不仅在形式上遵循了唐代科举考试的格式,更在内容上蕴含深刻的哲理。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感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这首诗不仅是郑谷个人情感和思想的流露,也是唐代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