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马羸童行背秦,暮鸦撩乱入残云。
北风吹起寒营角,直至榆关人尽闻。
【注释】瘦马羸童:瘦弱的马匹,年幼的孩子。行背秦:背着秦地(即今陕西省一带)。暮鸦撩乱入残云:傍晚时分飞来的乌鸦在落日余晖中翻飞,搅乱了天空的云彩。北风吹起寒营角:北风刮起了边陲军营的号角声。榆关:古关名,位于今河北张家口市以西,是明代长城的重要关口之一。人尽闻:人人都听到了。
【赏析】
这是一首写戍边士兵生活的诗。全诗描写的是一幅北方边塞特有的壮阔图景。首二句写诗人随瘦弱的战马、年幼的孩子,背负着沉重的军粮,从秦国出发,一路跋涉到榆关,一路上暮鸦撩乱,天色昏黄,寒风刺骨,令人毛骨悚然的情景。后两句写北风吹起号角声,边塞将士整装待发,直至榆关,人们纷纷响应,都听到这声音。
这首诗语言朴素平易却富有情味,生动传神地描绘出边塞风光。“瘦马羸童行背秦,暮鸦撩乱入残云。”写出了出征前准备出发时的艰苦情景,“瘦马羸童”说明路途遥远,“背秦”表明出发地点。而“暮鸦撩乱入残云”,又写出了行军途中黄昏时的景象。此时,天昏地暗,乌鸦翻飞,搅乱了满天云霞,也搅乱了战士们的心绪。
“北风吹起寒营角,直至榆关人尽闻。”这里,作者把“人尽闻”放在前面,使读者对“人尽闻”感到新奇。原来人们只是听到北风吹起边关营楼中的号角声,但不知号角声究竟传到了多远。现在,随着诗人的行进,终于听到了号角声,才知道号声一直传到了榆关。
这首小诗虽然只是短短四句,却把出征前的艰难困苦和出征后的壮阔景色刻画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