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峰峦万景奇,笳声傍晚谱凉伊。
玉台叠进琉璃酒,毡屋周悬虎豹皮。
【注释】
出塞杂咏:唐代边塞诗人的一组诗,共七首,这是其中第四首。杂咏,即杂言古诗。
其四:指唐代诗人高适的《蓟中作》诗:“五月半,北风高,雪后初晴肃霜降。”此诗即用高适原韵。
笳声:胡笳之音,古时北方少数民族乐器。晚凉伊:傍晚凉爽的地方。伊,语词,代词。
玉台叠进琉璃酒:指唐玄宗时宫廷中的宴饮。据《新唐书.张说传》载:“开元二年,以张说为修文馆学士,与褚遂良同知集贤选事。……每岁终,则宴集其家,赋诗以纪其事。……尝曰:‘今岁燕集,当奏《黄云谣》及《哥靶歌》,兼唱《婆卢密密》曲。’”
毡屋周悬虎豹皮:指唐代西北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居住的毡帐。毡帐四周悬挂着虎皮和豹皮。
赏析:
这首边塞诗是作者在天宝年间(742—756)出使边塞时所作。“塞上”点明地点,“万景奇”概括边塞风光之壮美。以下三句写塞外黄昏之时的情景。笳声悠扬,凉风习习,一派宁静景象。接着两句写宴饮之盛,琉璃酒杯晶莹剔透,虎皮、豹皮等饰物琳琅满目。
前四句写日暮时分的塞外美景,五、六句写宴会上的盛况,最后一句写宴席结束的情景。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开阔,气势豪迈,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