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客向轮台,幽闺寂不开。
音书秋雁断,机杼夜蛩催。
虚幌风吹叶,闲阶露湿苔。
自怜愁思影,常共月裴回。
秋闺
征客向轮台,幽闺寂不开。
音书秋雁断,机杼夜蛩催。
虚幌风吹叶,闲阶露湿苔。
自怜愁思影,常共月裴回。
注释:
- 征客向轮台:征客,指出征的士兵或商人。轮台,地名,今新疆轮台县。诗人以征人的身份去边疆戍边,因此有“征客”之叹。
- 幽闺寂不开:幽闺,指深闺女子的内室。寂不开,形容闺中女子思念之情,无法排解。
- 音书秋雁断:音书,指书信。秋雁断,形容书信往来中断,无法传递消息。
- 机杼夜蛩催:机杼,指纺织用的织机。夜蛩催,形容夜晚蟋蟀的声音催促织机工作,暗示了女子因思念而心烦意乱的心情。
- 虚幌风吹叶:虚幌,即屏风。风动叶声,形象地描绘出室内的宁静与萧瑟。
- 闲阶露湿苔:闲阶,指空闲的地方。露湿苔,形容台阶上露水打湿了青苔,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
- 自怜愁思影,常共月裴回:自怜,指独自感到悲伤。愁思影,形容自己的愁绪如同影子一样伴随自己。常共月裴回,意思是常常和月光一起徘徊,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发闺中女子对征人的深深思念之情的作品。诗的开头两句直接点明了主题,征客远赴西域轮台,而闺中的她却无法与之相守,内心充满了哀怨。接下来四句,诗人通过描绘闺中女子的日常生活情景,进一步表现了她的孤独与寂寞。最后两句,诗人用“自怜”“常共月裴回”等词语,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悲凉与无奈。全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而又含蓄凝练,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