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类骄无长,王师示有征。
中军才受律,妖寇已亡精。
斩虏还遮塞,绥降更筑城。
从来攻必克,天策振奇兵。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第一,理解诗歌内容。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写“奉和御制旋师喜捷”这一重大胜利的辉煌场面;颔联进一步写这次战役的胜利,用典明志,抒发了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和必胜的信心;颈联写凯旋而归,收复失地的喜悦;尾联写取得胜利的原因和意义,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第二,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此诗在结构安排上采用承转合的结构形式,首联写战前情况,颔联写战况,颈联写战后情景,尾联写胜利原因,全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浑然一体。

第三,赏析艺术手法。这首诗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如“斩虏还遮塞,绥降更筑城”,将敌人驱赶得远远的,又修筑城池,使敌退却,表现了诗人希望尽快平息叛乱的迫切心情。

第四,理解作者情感。本诗通过描写战争的胜利,表达了作者对统一祖国的渴望和必胜的信念。

【答案】

①奉和御制旋师喜捷(奉命祝贺皇上平定安史之乱的胜利)。②殊类骄无长:指叛军骄横跋扈,没有长性。③王师示有征:指唐军有征讨之意。④中军才受律:指唐军已制定好进军的法令,整顿军队。⑤妖寇已亡精:指敌军已溃散,精兵丧失。⑥斩虏还遮塞:指我军斩杀敌寇。⑦绥降更筑城:指我军收复被敌占领的土地,修筑城池。⑧从来攻必克:指历史上凡是进攻必定能成功。⑨天策振奇兵:指皇帝的命令能使唐军的战斗力倍增。⑩结句意为:自古以来凡是进攻都一定能够成功,皇帝命令一定能激励起唐军强大的攻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