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玉律应,万乘金舆出。
风起韵虞弦,云开吐尧日。
菊花浮圣酒,茱香挂衰质。
欲知恩煦多,顺动观秋实。

重阳节玉律应和的天象,天子御驾出临渭亭登高。

秋风起奏虞乐声,云开日出尧帝时。

菊花浮在酒中敬皇上,茱萸挂在衰颜上表忠心。

想知皇帝恩泽多,顺动观秋实报春晖。

注释:

  1. 重阳节玉律应和的天象,天子御驾出临渭亭登高。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古代以这一天为重阳节,有登高、赏菊等习俗。玉律应和,意味着天象与节日相呼应。天子御驾出临渭亭登高,意味着皇帝亲临重阳节的庆祝现场。
  2. 秋风起奏虞乐声,云开日出尧帝时。秋风起奏虞乐声,意味着秋天到来,风起的时候奏起了虞乐。虞乐是指古代的虞舜之乐,象征着和谐美好的氛围。云开日出尧帝时,意味着天空晴朗,阳光普照大地。尧帝是古代传说中的圣明君主,他的治理下国家繁荣昌盛。
  3. 菊花浮在酒中敬皇上,茱萸挂在衰颜上表忠心。菊花浮在酒中敬皇上,意味着用菊花制作的美酒来敬献给皇上。菊花象征着高洁的品质和坚韧的精神。茱萸挂在衰颜上表忠心,意味着把茱萸挂在脸上的衰颜上表达自己的忠诚之心。
  4. 想知皇帝恩泽多,顺动观秋实报春晖。想知皇帝恩泽多,意为想知道皇帝的恩泽有多深。顺动观秋实报春晖,意味着顺着季节的变迁去观察自然的变化。秋实代表着丰收,春晖则寓意着温暖的阳光。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想要了解皇帝的恩泽有多深,以及顺应自然规律来观察自然界的变化。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的诗作。整首诗通过对重阳节的描述,展示了皇帝的威严和恩泽。同时,诗人也通过菊花、茱萸等象征物,表达了对皇帝的赞美和忠诚之情。
    诗歌开篇便描绘了重阳节的壮丽景象,展现了皇帝御驾出临渭亭登高的壮观场面。这里的“重阳玉律应”和“万乘金舆出”,分别指重阳节的天象和皇帝的身份地位。这些描述不仅营造了一个宏大的氛围,也体现了诗人对皇帝的崇敬之情。
    “风起韵虞弦,云开吐尧日”两句进一步描述了皇帝登高的场景。这里的“风起韵虞弦”和“云开吐尧日”分别借用了虞舜的音乐和尧帝的形象来描绘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这些描写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暗示了皇帝的统治如同天地一般伟大。
    在第三句中,“菊花浮圣酒,茱香挂衰颜”则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菊花和茱萸都是中国传统的吉祥植物,它们被用来敬献给皇上,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尊敬和忠诚。同时,诗人还提到了“圣酒”和“衰颜”,这两个词汇既形象地描绘了皇帝的尊贵身份,也暗含了诗人自身的无奈和辛酸。
    “欲知恩煦多,顺动观秋实报春晖”两句则是全诗的总结。这里的“恩煦多”和“顺动观秋实报春晖”分别比喻了皇帝的恩泽和自然的恩赐。诗人希望了解皇帝的恩泽有多深,同时也顺应自然规律去观察自然界的变化,从中感受到皇帝的恩惠。
    这首诗通过对重阳节的描述和皇帝登高的场景描写,展现了皇帝的威严和恩泽。同时,诗人也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和典故,表达了自己对皇帝的敬仰和忠诚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