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陵千首作,笔绝亦身终。
知落干戈里,谁家煨烬中。
吟斋春长蕨,钓渚夜鸣鸿。
惆怅秋江月,曾招我看同。
诗句释义
- “伤郑谷郎中”:这首诗是诗人对已故的郑谷郎中(一位著名的诗人和官员)的悼念。郑谷去世后,留下了许多诗作。
- “钟陵千首作”:钟陵是地名,可能指诗人所在的城市或他的籍贯。这里指的是郑谷在钟陵创作了上千首诗歌。
- “笔绝亦身终”:这里的“笔绝”指的是郑谷用笔绝伦,即他的诗才非凡;”身终”表示他因疾病或其他原因去世。
- “知落干戈里”:知道这些诗篇最终落在战火之中。这里的“干戈”指的是战争和争斗,表明郑谷的诗作可能被用于政治斗争中。
- “谁家煨烬中”:是谁家的炉火中焚烧着这些诗稿?这表达了对这些诗作被毁的遗憾和哀叹。
- “吟斋春长蕨”:在郑谷的书房(称为“吟斋”),春天时长出的蕨菜可以作为吟咏的对象。这里的“长蕨”可能是指春天生长的蕨菜。
- “钓渚夜鸣鸿”:在晚上,诗人可能在钓鱼的地方看到大雁发出声音。这里的“钓渚”可能是指一个靠近水边的场所,用于钓鱼;而“夜鸣鸿”则描绘了大雁的叫声。
- “惆怅秋江月,曾招我看同”:秋天的夜晚,诗人独自站在江边,望着皎洁的月光,想起了与朋友共赏明月的情景。这里的“惆怅”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失落。
译文
郑谷郎中的诗歌作品成千上万,他的才华无人能及,但他因病去世,这些诗篇最终落入战火之中。我深知这些诗篇将被毁于一旦,心中无比悲痛。
在郑谷的书房,春天长出的蕨菜成为了吟咏的对象。夜晚,我曾在钓鱼的岸边听到大雁发出的声音。秋天的夜晚,独自站在江边,望着皎洁的月光,想起与朋友一起欣赏明月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通过回忆和感慨的方式,传达了对亡友郑谷的深切缅怀之情。首先,作者提到郑谷的诗歌数量之多,展现了其文学成就,同时也暗示了他生命的短暂。接着,表达了对郑谷诗作被毁的惋惜和无奈,这种情感贯穿全诗。最后,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使得整首诗既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也反映了诗人自身的心境变化,体现了一种深沉的情感交流和艺术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