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元造化,九炼更精新。
敢谓长生客,将遗必死人。
久餐应换骨,一服已通神。
终逐淮王去,永抛浮世尘。
【注释】谢:推辞。
惠药:指别人给予的药饵。
五金:古代称金、木、水、火、土五行,这里泛指金丹。
元造化:指天地万物皆由五行生化而成。
九炼:古代传说中的仙家炼丹术中“九转金丹”之称。
精新:指药力之纯良。
长生客:指追求长生不老的人。
一服:指服药一次。
通神:指使人得道成仙。
淮王:指淮南王刘安,曾学道于八公,得《枕中鸿宝秘书》,后与门客苏非一起炼丹,被武帝所杀。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九年(804年)。诗人在淮南王府任上时,曾向淮南王刘安献过《请炼五石散表》。此诗即是作者为淮南王复文的一篇回文,是一首劝化淮南王归隐山林之作。
全诗可分为四层。前四句写药之贵重,言其为天地间至精至美之物,而人世间求之者多,但求而不可得,故常以药饵为长生不老之术。“久餐应换骨”,意谓长期服用可使人骨质脱换,身体轻健;“一服已通神”,则是指服了这种药之后,即可得道成仙。这两句是说,虽然世人都以为吃了这种药可以长命百岁,但实际上,这种药并不是用来让人长生的,而是让人得道成仙的。因此,即使人们吃了它,也不能指望它能真正地使人长生不老。
中间四句写自己对淮南王的劝导。淮南王曾经学习道家之术,并且得到了《枕中鸿宝秘书》这部书籍。然而后来他与门客苏非一起炼丹,结果被汉武帝所杀。诗人认为淮南王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没有能够把握住正确的方法,没有能够将书中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因此,诗人对淮南王提出了建议,希望他能够放弃求长生的念头,回归自然,远离人间纷扰。
最后四句写淮南王归隐山林的愿望。诗人认为淮南王虽然已经得到了长生不老的方法,但是他却并没有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相反地,他反而因为追求长生而失去了生命。所以,诗人希望淮南王能够听从自己的劝告,放下一切名利欲望,回到大自然中去,享受那种与世无争、与物无争的宁静生活。
整首诗通过反复使用“一”“二”来强调主题,使得诗歌更加精炼明了。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此外,诗人在语言上也十分讲究,用词准确,句式整齐。这些因素共同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