褰帘听秋信,晚傍竹声归。
多故堪伤骨,孤峰好拂衣。
梧桐凋绿尽,菡萏堕红稀。
却恐吾形影,嫌心与口违。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与掌握。

此题的解答可从诗中找出关键词,结合诗句内容分析理解即可。如“惊秋”:秋天到来,使人感到吃惊;“晚傍竹声归”:傍晚时分听见竹林里传来阵阵风声;“却恐吾形影”:恐怕自己的影子也像影子一样,被风吹去;“嫌心与口违”:恐怕内心的想法与口中的话不一致等等。

【答案】

惊秋

(1) 帘子掀起来听秋风的消息,傍晚时分听见竹林里传来阵阵风声。(2) 多愁多恨伤到骨髓,独自站在高峰上可以拂衣而去。(3)梧桐树叶子全凋落了,荷花也凋谢了,只剩下红瓣稀疏地点缀着湖面。(4)我担心自己的形体和影子,会像影子一样被风吹走;又恐怕内心的想法与口说的话不一致。赏析:

首联写诗人于深秋之际,在庭院中听到秋风的声音。“秋信”,即秋声。秋风入耳,令人惊喜。这两句写听觉,以听觉写视觉,用“晚傍”二字,把时间点定在傍晚。“晚”字写出了秋风的萧瑟、凄凉。而“傍”字则表明了诗人是侧耳倾听,而不是闭目养神。颔联写诗人对于秋季的感慨。“多故”指政治上的失意、生活的困顿等种种不幸。“堪伤骨”意为这些遭遇足以令人悲痛欲绝。“孤峰好拂衣”,意思是说,面对孤峰,诗人可以尽情地挥洒胸中的块垒。颈联写诗人对景物的感受。“梧桐”句写秋日之景,梧桐树的叶子全部凋落了,只剩下几片残叶。“菡萏”句写夏末之景,荷花已经凋谢了,只有几朵花蕾在水面上孤独盛开。尾联写诗人内心的感受。“却恐吾形影”,“却恐”一词,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既害怕自己的影子被风吹走,又担心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与言语不一致。

译文:

令人吃惊。傍晚时分听见竹林里传来阵阵风声。多愁多恨伤到骨髓,独自站在高峰上可以拂衣而去。梧桐树叶子全凋落了,荷花也凋谢了,只剩下红瓣稀疏地点缀着湖面。我担心自己的形体和影子,会像影子一样被风吹走;又恐怕内心的想法与口说的话不一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