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霁湘楚晚,水凉天亦澄。
山中应解夏,渡口有行僧。
鸟列沧洲队,云排碧落层。
孤峰磬声绝,一点石龛灯。

【注释】

1.新秋霁后晚眺怀先公:这是作者怀念已故的父亲,“霁”意为雨停,天晴。

2.湘楚:泛指湖南一带的山川。

3.水凉天亦澄:水凉爽,天气晴朗。

4.山中应解夏:山中有知时节的鸟儿,到了夏天就不会叫了。

5.渡口有行僧:渡口边有个和尚在过河。

6.沧洲队:沧洲,即沧海。列队,排列成队伍。

7.云排碧落层:云彩层层叠叠,像铺在天空中的绿色地毯。

8.孤峰磬声绝:只有一座孤独的山峰上传来僧人敲磬的声音。

9.一点石龛灯:石龛内燃着一盏小油灯,发出微弱的光。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山水诗。前两句写诗人在湘江一带欣赏到的新秋季节的晚景,后两句写诗人在江上乘船时所见到的晚霞和晚风的景象。最后两句是全诗点睛之笔,以一个“静”字来结束全篇,使读者联想到那幽静空寂的境界,从而感受到作者内心宁静、闲适的情绪。

首联“雨霁湘楚晚,水凉天亦澄”,写诗人欣赏新秋晚景的感受。湘楚,泛指湖南省一带的山川。湘水和湘江流域一带地势较高,气候较冷;而湘水流域一带地势较低,气候较热。因此,诗人说:“雨霁湘楚晚”,湘楚地区在秋雨过后,傍晚时分才转晴。“水凉天亦澄”,湘江一带天气凉爽,天空湛蓝。这一联是写晚景,但并不单纯是写晚景,而是通过晚景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因为湘江两岸正是自己的家乡,家乡的景色,总是牵动着诗人的心。

颔联写诗人在江上乘船时所看到的美景。颈联“鸟列沧洲队,云排碧落层”,写诗人看到一群鸟儿飞向沧海(洞庭湖),好像队伍一样排列整齐,云彩层层叠叠,仿佛铺在天幕之上。这两句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鸟儿的鸣叫声比作队列,将云彩比作碧绿的地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自然的美景。

尾联“孤峰磬声绝,一点石龛灯”,写诗人在江上所见的一处景物。“孤峰”,指洞庭湖上的一座孤零零的山峰。“磬声”,指寺庙里僧人敲打的钟声。“石龛灯”,形容石刻佛像供奉处的灯火通明。诗人站在舟中远望,只见远处的洞庭湖上有座孤峰,山上有一个寺庙,寺里有盏小油灯在燃烧,发出微弱的光芒。这一句描绘了一幅静谧美丽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闲适。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诗人通过对新秋季节晚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人还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使诗歌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