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见苔青,疏疏遍地生。
闲穿藤屐起,乱踏石阶行。
野鸟啼幽树,名僧笑此情。
残阳竹阴里,老圃打门声。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表达技巧和语言。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意,确定答题方向,然后对全诗的意境特点、表达技巧和诗人的情感进行分析,把握其情感倾向和审美取向。

“渐渐见苔青,疏疏遍地生”,描写西墅新居的景色:庭院里渐渐长出了青苔,稀疏地铺满了地面。这里以“苔”、“青”为关键词,描绘出一幅清新雅致的图画。

“闲穿藤履起,乱踏石阶行”,描绘作者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闲”、“起”“乱”“行”为关键词,表现出作者闲情逸致。

“野鸟啼幽树,名僧笑此情”,通过写鸟儿和僧人的行为,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感受。“野”“幽”“笑”为关键词,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

“残阳竹阴里,老圃打门声”,描绘出夕阳下,在竹荫下的老圃,传来主人打门的声音。“竹”“残阳”“老圃”为关键词,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

【答案】

译文:

渐渐地见到苔藓青绿,稀疏地铺满了地面。

悠闲地穿着木屐起来,随意地踏着石阶行走。

野鸟在幽深的树上啼叫,僧人对我这种心情也笑了。

夕阳映照在竹荫下,老园丁在门口敲打着门扇。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苔藓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首句“渐见苔青”点明时间,交代了诗人居住的环境。次句“疏疏遍地生”,写诗人漫步于院中所见之景,渲染一种静谧的氛围。三句写诗人闲来无事,于是穿上木屐,随意地散步。四句写诗人看到树上的野鸟,听到门前的打门声。五、六句写诗人看到老园丁正在门口敲打门扇,听到他打门的声音。最后两句写诗人感叹自己没有名僧那样的心情,只能发出一声无奈的叹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