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扫复洒,不容纤物侵。
敢望来客口,道似主人心。
蚁过光中少,苔依润处深。
门前亦如此,一径入疏林。
扫地
日日扫复洒,不容纤物侵。
敢望来客口,道似主人心。
【译文】
每日清扫又洒水,不让任何小东西侵入。
不敢奢望有客人来访,但希望他们像主人一样真诚。
蚂蚁经过时显得稀少,苔藓依偎在湿润的地方。
门前也是如此,一径通向幽深的树林。
注释:
- 日日扫复洒:每日打扫后还要洒水,形容对环境的打理非常仔细和细致。
- 不容纤物侵:不让任何微小的东西侵入。这里的“纤”指的是细小的意思。
- 敢望来客口:不敢奢望有客人来访。这里的“敢”是谦词,表示不敢或不敢期望。
- 道似主人心:希望他们像主人一样真诚。这里的“道”可以理解为态度、言行。
- 蚁过光中少:蚂蚁经过时显得稀少。这里的“光中”可以解读为光线照耀下,或者阳光照射下。
- 苔依润处深:苔藓依偎在湿润的地方。这里的“依”表示依靠,依附的意思。
- 门前亦如此:门前也是如此。这里的“亦”表示也,普遍的意思。
- 一径入疏林:一径通向幽深的树林。这里的“径”可以理解为小路、道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洁有序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环境整洁和秩序的重视。首句“日日扫复洒,不容纤物侵”强调了日常的打扫与洒水工作,体现了对环境的细致照顾。第二句“敢望来客口,道似主人心”表达了对来客的期望,希望他们能以主人的心态对待环境,体现出一种谦逊和期待。第三至四句“蚁过光中少,苔依润处深”,通过对蚂蚁和苔藓的观察,展示了自然环境的和谐之美。最后两句“门前亦如此,一径入疏林”总结了前文,表明无论在何处,都应保持环境的整洁和秩序。整体而言,这首诗传达了一种对自然和生活细节的热爱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