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恨相远,至理那时何。
道笑忘言甚,诗嫌背俗多。
青苔闲阁闭,白日断人过。
独上西楼望,荆门千万坡。
《寄岘山愿公三首》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思想追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关键词注释及其赏析:
- 形影更谁亲
- 形影更谁亲:形单影只,无人亲近。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 应怀漆道人
- 应怀漆道人:应该思念那位漆道人,即漆工或漆道者,象征着质朴无华的生活和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
- 片言酬凿齿
- 片言酬凿齿:用简短的话语回应凿齿,表示对对方的敬意。凿齿可能是一种刻有文字的工具,象征智慧和知识。
- 半偈伏姚秦
- 半偈伏姚秦:用一半的偈语去安抚姚秦,意味着通过言语来安抚和平息内心的不安。
- 榛莽池经烧
- 榛莽池经烧:荒芜的池塘被焚烧,象征着环境的恶劣和生活的艰辛。
- 蒿莱寺过春
- 蒿莱寺过春:荒草杂生的寺庙经过春天,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 心期重西去
- 心期重西去:内心的愿望是再次前往西方,表达了对极乐世界的向往和对尘世的超脱。
- 一共吊遗尘
- 一共吊遗尘:一起哀悼逝去的尘埃,象征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死亡的敬畏。
- 相思恨相远
- 相思恨相远:由于距离而产生的相思之苦是无法摆脱的,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
- 至理那时何
- 至理那时何:那时最深刻的道理是什么?表达了对真理探寻的渴望和对未知的好奇。
- 道笑忘言甚
- 道笑忘言甚:在道家的思想中,忘却语言是多么重要。表达了对超脱物质束缚和心灵自由的追求。
- 诗嫌背俗多
- 诗嫌背俗多:因为诗歌过于迎合世俗而显得庸俗,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严肃态度和对艺术真实性的追求。
《寄岘山愿公三首》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诗人情感和思想的深刻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