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此无消息,所思江汉遥。
转闻多患难,甚说远相招。
老至何悲叹,生知便寂寥。
终期踏松影,携手虎溪桥。

【注释】:

彼此无消息,所思江汉遥。

转闻多患难,甚说远相招。

老至何悲叹,生知便寂寥。

终期踏松影,携手虎溪桥。

【赏析】:
《寄岘山愿公三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共有三首,此为第一首。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首句“彼此无消息”,表达了与友人之间的距离感和疏远感。由于彼此之间没有消息,因此无法得知对方的近况。这一句描绘了一幅两人相隔遥远、无法联系的画面,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忧虑和不安。

次句“所思江汉遥”,进一步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江汉地区是指长江以南的地区,因为作者与友人身处两地,所以感到他们相隔遥远。这一句强调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深,以及他们之间的距离感。

第三句“转闻多患难,甚说远相招”。这里提到了转达的消息中包含了很多关于友人的患难之事。可能是因为友人遭遇了一些困难或挑战,而作者对此非常关心并希望他们能够度过难关。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支持和鼓励之情。

第四句“老至何悲叹,生知便寂寥。”这里的“老至”指的是人到老年时的状态;“寂寥”则表示孤独、寂寞的感觉。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年事已高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

第五句“终期踏松影,携手虎溪桥”。这里的“终期”表示最终的目标或愿望,即希望能够在某一时刻与朋友重逢并一同走过虎溪桥。这里的“松影”指的是松树的影子,象征着宁静和安详;“携手”则表示一起行走或同行的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再次与好友相聚的期望和憧憬。

整首诗通过描绘与友人之间的距离感、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未来重逢的期盼,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虑、支持和期望之情。同时,通过使用生动的自然景物和意象来表达情感,使得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