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北闻湘浪,窗南见岳云。
自然高日用,何要出人群。
瓦滴残松雨,香炉匝印文。
近年精易道,疑者晓纷纷。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写作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一定要认真研读诗歌,理解诗的大意,并结合题目的要求分析作答。
1.“题明公房”中的“明”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意思是“题写”。
2.“寺北闻湘浪”的意思是:在寺北可以听到湘江上的波浪声。“湘波”指潇湘水系。
- “窗南见岳云”的意思是:从窗户南面可以看到山峦上云雾缭绕的景象。这里的“岳”指的是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衡山、南岳衡山。
4.“自然高日用”的意思是:自然是高雅的生活,不需要刻意追求什么。“日用”在这里是生活用语,意为日常的生活、工作等。
5.“何要出人群”的意思是:何必还要与一般人一起呢?这里的“人”指一般的人,即俗人、庸人,“群”指世俗的人。
6.“瓦滴残松雨”,这里的“残松”指的是屋檐上挂着的松树,松树因风而落的松子在瓦上堆积如雨,所以说“残松雨”。“瓦”是屋脊上的瓦片,“滴”是滴落下来,“残”是剩余、不完整的。
7.“香炉匝印文”的意思是:香炉环绕着佛经文字。“匝”是环绕,“印”是刻字,佛教徒常将经文刻在石质或金属制成的香炉上,以表示虔诚敬仰。
8.“近年精易道”的意思是:近几年来对佛教研究深入了。“精”是指研究得非常深入。“易道”指研究佛教的道理。
9.“疑者晓纷纷”的意思是:对佛教持怀疑态度的人也纷纷地明白了。“晓”是明白清楚的意思,“纷”是纷繁复杂的样子。
【答案】
题明公房
寺北闻湘浪,窗南见岳云。
自然高日用,何要出人群。
瓦滴残松雨,香炉匝印文。
近年精易道,疑者晓纷纷。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明公房的景致和感受,表达了自己对于佛教的理解和认识。首句“寺北闻湘浪”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诗人在寺庙北侧听到的阵阵湘江浪涛声,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幽静之美。第二句“窗南见岳云”则描绘了诗人从窗户向南看去,看到的是连绵起伏的山脉上云雾缭绕的景象。这两句既写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之美,又为下联做好了铺垫。第三句“自然高日用,何要出人群”则直接表达出了诗人对佛教的理解,认为佛教就是最高的生活境界,无需再与普通人争锋相对。第四句“瓦滴残松雨,香炉匝印文”则具体描绘了诗人所见之景,香炉上环绕着经文,仿佛在诵读经文的声音中,诗人感受到了佛法的神圣和庄严。最后两句“近年精易道,疑者晓纷纷”则总结了诗人对佛教的认识,认为近年来对佛教的研究已经深入,那些对佛教持怀疑态度的人也纷纷地明白了。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有对佛教的赞美,也有对世俗生活的批判,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