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地从莎藓,谁人爱此心。
琴棋怀客远,风雪闭门深。
枕外江滩响,窗西树石阴。
他年衡岳寺,为我一相寻。
【注释】
题:为某人写的诗。余处士:指无余,字处士。(注:无余,生平事迹不详)书斋:读书的地方。莎藓:长满苔藓的石阶。谁人:何人。心:这里指心意。怀客远:思念客人远。风雪:形容天气严寒。闭门:关上门。深:幽深。枕外:指枕头之外。江滩响:江边的沙滩上响起了声音。窗西树石阴:窗户西边有树木和石头的影子。衡岳寺:位于衡山县北的衡山脚下,即南岳庙,又名南台寺。一相寻:请你到衡岳寺来。
【赏析】
此诗作于元至正元年(1341),时诗人任永新县知县。首联说:这地方是一片闲地,从莎藓生长的石阶上来,谁能喜欢这个地方呢?(“莎藓”句意谓莎草丛生,苔痕点点,环境清冷孤寂。)次联说:琴棋书画都是文人雅事,可我却思念远在异地的朋友(“客远”句意谓怀念朋友之情,故云“怀客远”),而如今又遇上了风雪交加的日子,不得不关上柴门,在幽静中度过。三联说:枕头外面江边沙滩上传来阵阵声响,窗外西面树木和岩石间也传来了阵阵凉意,(“窗西”句意谓寒风吹过窗前,发出飒飒的声响,“树石阴”句意谓树木和岩石的影子斑驳陆离。)四联说:以后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去衡山脚下的南台寺拜访你,请你到这里来。
这首诗以写景为主,但景中含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的前六句写诗人独居书斋时的寂寞无聊之感,后两句写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全诗结构严密、层次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