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阇梨与佛身同,灌顶难施利济功。
持咒力须资运祚,度人心要似虚空。
东周路踏红尘里,北极门瞻紫气中。
好进焚文沾帝泽,却归天策继真风。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祝福和期望。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句释义:

1. 阿阇梨与佛身同

  • 阿阇梨: 此指僧人或僧侣。
  • 佛身: 佛教中指释迦牟尼等佛的形象。
  • : 相似、相同的意思。

2. 灌顶难施利济功

  • 灌顶: 古印度的一种宗教仪式,意指通过某种仪式授予某人以佛法。
  • 施利济功: 施行利益给众生,功德。

3. 持咒力须资运祚

  • 持咒: 念诵咒语。
  • 运祚: 命运或运数。
  • : 依靠、依赖的意思。

4. 度人心要似虚空

  • 度人心: 引导、教导人们达到心灵的平静或觉悟。
  • 虚空: 比喻无垠的空间,这里用来形容心灵的自由和宽广。

5. 东周路踏红尘里

  • 东周: 古代中国的一个朝代名,这里可能代指长安(当时的都城)。
  • 红尘: 指人世间的繁华尘世。
  • : 行走、行进的意思。

6. 北极门瞻紫气中

  • **北极”: 古人认为北极星高悬于天顶,象征最高点或权威。
  • 紫气: 古代传说中指祥瑞之气,常用来比喻帝王的气象或预示吉祥。
  • : 观察、观看。
  • 紫气中: 指皇宫或帝王所在地,暗喻尊贵之地。

7. 好进焚文沾帝泽

  • 焚文: 焚烧经书、文献。
  • 帝泽: 皇帝的恩德。
  • 沾帝泽: 获得皇帝的恩惠或庇护。

8. 却归天策继真风

  • 归天策: 回归到天界的法策,可能指的是修行者最终归宿的地方。
  • 继真风: 继续真我之道,保持真诚和正直。

赏析:

整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朋友未来道路的美好祝愿。从僧侣的修行到人间的红尘,再到帝王的庇护,诗人希望友人在修行的道路上能够不断成长,不仅得到个人的救赎,也能为社会带来正面的影响。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佛教中“因果报应”的思想,鼓励友人在未来的道路上行善积德,获得更多的福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