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亦无依去是闲,何心终恋此林间。
片云孤鹤东西路,四海九州多少山。
静坐趁凉移树影,兴随题处著苔斑。
秋来洗浣行衣了,还尔邻僧旧竹关。
【注】
林下:指山林之间。
留别:离别。
道友:道士朋友。
无依:没有依靠的地方。去是闲:离去,是闲适的。
何心:哪有什么心思。
片云孤鹤:形容自己像一片云、一只孤鹤那样飘泊无定,随时都可能离开。
四海九州:指天下四方,全国九州。
静坐趁凉移树影:静坐中乘凉,移移树影。
题处:题写的地点。
苔斑:青苔上的斑点。
邻僧:近处的僧人,也即道友。
旧竹关:旧时的竹林门。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离京赴浙东任上时,写与友人分别之际,依依不舍的心情。首联写自己虽身居山林,但心中却无依无靠;颔联写自己像一叶孤帆在茫茫云海中漂泊不定,随时都有可能被吹到天涯海角;颈联写自己坐在树下乘凉,随意地移动树木的影子;尾联写自己的行囊已收拾完毕,准备前往浙江了,希望与道友相会在浙江的竹林中。全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友人的留恋之情。
此诗前两句写与道友告别时的情景。“住亦无依”意为即使有栖身之处,也无处安身;“去是闲”意为离去是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何心终恋此林间”,意思是自己又何必为留在山林之中而留恋呢?“片云孤鹤东西路”,意味着自己就像一片云或一只孤鹤,随时都可能从这山林之中飘然而去,不知会飘向何方。“四海九州多少山”,意思是自己就像四海九州中的无数山峦一样,随时都有可能被风吹到天涯海角。
第三联写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静坐趁凉移树影”,意味着自己坐下来乘凉,随意地移动树木的影子,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兴随题处著苔斑”,意思是自己的心情随着题字的地方而起伏,因为题字的地方已经长满青苔了。“秋来洗浣行衣了”,意思是到了秋天,自己要洗衣服了。“还尔邻僧旧竹关”,意味着希望与友人在浙江的竹林中再次重逢。
这首诗通过描写与友人分别时的景物和自己的心情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前两联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对友人的留恋之情;后两联则通过景物的变化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起伏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