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阁凌虚搆,遥瞻在九天。
丹楹崇壮丽,素壁绘勋贤。
霭霭浮元气,亭亭出瑞烟。
近看分百辟,远揖误群仙。
图列青云外,仪刑紫禁前。
望中空霁景,骧首几留连。

【注释】

  1. 画阁(zhà):指绘有图画的楼阁。凌虚:高耸。构:建筑。2. 丹楹(yān):红漆的屋栋,这里指朱红色的门楹。崇壮:高大雄伟。3. 素壁:白墙。勋贤:功勋卓越的人。4. 霭霭:形容云雾缭绕、弥漫的样子。元气:指自然界的灵气或生气。5. 亭亭:形容草木挺拔直立的样子。出瑞烟:飘浮着吉祥的烟霞。6. 百辟:百官。7. 仪刑:遵循。紫禁:宫殿的美称。8. 望中:指站在高处远眺时所看到的景象。几留连:几乎要留恋不忍离去。9. 骧首:抬头仰望的样子。几留连:几乎要留恋不忍离去。
    【赏析】
    《望凌烟阁》是唐代大诗人王勃的一首七绝。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图景。前四句写凌烟阁之高耸云霄,其上画有功勋卓著的人像;后四句写登临览胜所见景色:云雾缭绕,气韵生动;山形突兀,气象万千;众星拱月,美不胜收;近观群贤,远揖仙者,令人留连忘返。全诗以“望”字统领全篇,意境宏大,气势恢宏,堪称咏物抒情佳作。
    王勃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望岳》都是咏叹高山的名篇,但两者风格迥异,各有千秋。王勃的《望凌烟阁》是咏凌烟阁,这是一座建在长安城上的凌空而建的阁楼。凌烟阁内绘有历代功臣的肖像和他们的功绩,用以表彰他们的贡献。王勃在诗中通过描绘凌烟阁的高耸、壮丽以及云雾缭绕的景象,表达了他对这座阁楼的敬仰之情和对历史的感慨。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宏大,被誉为“神童”。然而,杜甫的《望岳》却是一首咏叹泰山的诗篇,他通过对泰山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豪情壮志和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虽然两首诗的主题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历史传统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