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春深好,春深稚子家。
争骑一竿竹,偷折四邻花。
笑击羊皮鼓,行牵犊颔车。
中庭贪夜戏,不觉玉绳斜。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干中的提示,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进行具体的分析。
本诗前四句写春天景色,后四句写孩童在庭院中玩耍的情景。“争骑一竿竹,偷折四邻花”,写孩童们争相骑着竹竿玩耍;“笑击羊皮鼓,行牵犊颔车”,写出了他们欢快的情绪;“中庭贪夜戏,不觉玉绳斜”,写孩子们在玩到半夜才回家。全诗以儿童为中心,通过描写他们天真活泼的游戏生活,反映出唐代社会安定、国泰民安、人民安居乐业的繁荣景象。
【答案】
示例:
春深稚子家。
谁家小儿无新妆?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小娃们撑着小船,在河塘里采摘白莲。
游人不解春何在,留得青山待我老。
游客们不明白春光为何不驻留,只留下青山等待着自己年老。
释义:
这首诗描绘的是初春时节,孩童们在江边嬉戏游玩的场景。“谁家小儿无新妆?”“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诗人运用拟人手法,把儿童比作有生命的人,生动地表现了儿童们快乐无忧、自由自在的生活情景。最后两句是说,那些不懂欣赏美景的人啊,只懂得在青山之下等待年迈时再来欣赏这美好的春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