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蜀楼远,玉树帝城春。
荣耀生华馆,逢迎欠主人。
帘前疑小雪,墙外丽行尘。
来去皆回首,情深是德邻。
【注释】
令狐相公:指唐懿宗时期的宰相令狐绹,字子直。洋州:今陕西省洋县。崔侍郎:指崔铉,字台秀,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曾任御史中丞、宰相等职。宅:居所。木瓜花:木瓜属植物的果实,可食也可入药。顷:不久。同舍:同学。陪宴:陪同饮酒。树下吟玩:在庭中树下吟诗。什辄成和:随即作答。章:诗文。
【译文】
金牛山的蜀楼遥远,玉树临立,帝城的春天到来。
荣耀生辉华美的馆舍,迎接宾客缺少主人的热情。
帘前疑为小雪飘落,墙外有行人的尘迹。
来去间总回首留恋,情深意重是德邻之友。
【赏析】
这首诗是令狐绹对当时流行的咏物诗进行评论的作品。作者认为咏物诗应“得其神”,而不应“拘于形骸”。他以崔铉的《双木瓜》一诗为例加以论述,指出此诗虽描写了木瓜的形貌特征,但缺乏神韵,不能打动人的心弦,因此,“未为得也”,应当有所超越。
令狐绹对崔铉的《双木瓜》一诗的评析,反映了当时文人对咏物诗创作的一种看法。咏物诗的创作往往要求寄托诗人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的情趣志向,因此,咏物诗往往不拘泥于对事物的外在形态的描摹,而注重表现事物的内在精神。咏物诗的妙处就在于“得于物之所以然”(刘禹锡《赠乐天》),即通过描写物象,传达作者对人生、社会的认识和感受。所以,咏物诗虽然可以写景,但必须寄寓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某种寓意。
崔铉的《双木瓜》诗,写的是“木瓜花”,从表面看,只是描绘出它的形状,如“金牛蜀楼远”、“玉树帝城春”等句,都是对木瓜花外形的描述,但却没有抓住它的特点。“荣”“遇”二联,更是写得平淡无奇。“迎逢欠主人”,是说接待宾客的主人热情不足,这两句诗,与木瓜花的形象并无直接关系,显得脱节。全诗没有写出木瓜花的神韵,没有表达出诗人的感情。所以,令狐绹说:“未为得也”,即未达到咏物诗所要求的“得其神”的境界。
崔铉的《双木瓜》诗,虽然写得平庸无奇,但在当时的文坛上却颇有名气,受到人们的好评。可见,咏物诗的创作不仅要求“得其形”,而且要求“得其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