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去三千里,闻蝉同此时。
清吟晓露叶,愁噪夕阳枝。
忽尔弦断绝,俄闻管参差。
洛桥碧云晚,西望佳人期。

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1. 相去三千里,闻蝉同此时
  •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与令狐相公相隔遥远,但通过新蝉的声音,两人感受到了一种时空上的接近。
  • “同此”意味着在这一刻,无论距离多远,诗人都在共同体验着同一个时刻的感受。
  1. 清吟晓露叶,愁噪夕阳枝
  • 这里描述的是清晨露水覆盖的叶子和夕阳下树枝上鸟儿的啼鸣,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略带忧愁的景象。
  • “清吟”和“愁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代表着清新、宁静的氛围,后者则暗示了内心的不安或忧伤。
  1. 忽尔弦断绝,俄闻管参差
  • 突然之间,音乐声戛然而止;随后,又传来断断续续的笛声。这一转变增加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加深了情感的层次。
  • 这种描写可能象征着某种情感上的断裂或变化,让人联想到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
  1. 洛桥碧云晚,西望佳人期
  • 诗人站在洛桥,眺望远方,那里的碧云已经变得晚霞般绚丽,而心中所思念的人儿,正等待着他的到来。
  • “佳人期”不仅指代一位具体的人,也象征着一种理想、憧憬或者期待中的美好事物。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心情来反映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通过与令狐相公的书信往来,感受到了彼此虽远隔万里,但心灵上却仿佛近在咫尺。诗中的自然景物—清晨的露水、夕阳下的树木、以及洛桥上的晚霞—都为诗歌增添了丰富的意象,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同时,通过对音乐和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波动和情感的复杂性。最后,诗人通过望向洛桥的方向,寄托了自己的思念之情,展现了深厚的情感纽带。整体上,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际关系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活、艺术和爱情的深刻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