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古今路,沧波朝夕流。
从来别离地,能使管弦愁。
江草带烟暮,海云含雨秋。
知君五陵客,不乐石门游。

松江送处州奚使君

吴越古今路,沧波朝夕流。

向来离别地,管弦愁难休。

江草带烟暮,海云含雨秋。

识君五陵客,不乐石门游。

注释:

  • 吴越:泛指江南地区,古代称为吴国和越国的地域。
  • 古今路:比喻时间久远的道路,暗示两地之间的遥远距离。
  • 沧波:沧浪水,此处用来形容江水的流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朝夕流:形容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淌,强调其连续性和永恒。
  • 从来:表示一直以来或自古以来,用于表达某种情况的普遍性或常态性。
  • 别离地:指离别之地,暗示了即将发生的别离。
  • 能使管弦愁:表达了因为离别而引发的忧愁之情,管弦是古代乐器,常用以形容音乐之美。
  • 江草:长江边的草地,这里用来象征自然景观。
  • 带烟暮:带有烟雾,黄昏的景象,增添了一种朦胧美。
  • 海云:大海上的云雾,这里用来描述海天相接的壮观景象。
  • 含雨秋:含有雨水的秋天,意味着秋季的多雨天气,增加了季节感。
  • 五陵客:五陵,即西汉时期的五个帝王陵墓所在,这里代指诗人自己,因为他曾担任监察御史,属于朝廷官员。
  • 石门:古地名,这里可能指的是一处风景名胜区或者是一个地名,但具体不详。
  • 游:游览,指在这个地方游玩。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诗中通过对吴越古今路、沧波朝夕流等自然景观的描述,引出了别离的主题。首句“吴越古今路,沧波朝夕流”通过地理概念的描绘,为读者营造出一幅辽阔的画面,既展现了地理的广阔,也寓意着时间的流转和人生的旅途。接下来“从来别离地,能使管弦愁”两句则直接转入主题,表达出因远离故乡而产生的悲伤情绪和对音乐美感的怀念。最后两句“江草带烟暮,海云含雨秋”则通过对江边草地与海天的描写,加深了对别离之愁的情感渲染。

此诗以景衬情,情感真挚而深沉,既有自然景观的宏大描绘,又不乏个人感情的细腻流露。刘禹锡以其独特的诗歌风格,将别离的情绪融入自然景色中,使得整首诗既有意境深远的自然描写,又有深刻的人文关怀。这种将景与情巧妙结合的手法,是刘禹锡诗歌的一大特色,也是其作品中能够触动人心的重要因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