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外支硎寺,名声敌虎丘。
石文留马迹,峰势耸牛头。
泉眼潜通海,松门预带秋。
迟回好风景,王谢昔曾游。

题报恩寺

云外支硎寺,名声敌虎丘。

石文留马迹,峰势耸牛头。

泉眼潜通海,松门预带秋。

迟回好风景,王谢昔曾游。

【译文】
在遥远的天际之外,有座支硎寺,它的名声可以与虎丘相媲美。
寺中石头上留下了马走过的痕迹,山峰高耸如同一头牛的头。
泉水从地下涌出,仿佛要通到大海之中,而寺门两旁的松树似乎已经预知了秋天的到来。
这里的风景宜人,曾经有王谢家族的后人在这里游玩。

【注释】

  1. 支硎(Xīn)寺:位于苏州市西南郊吴山南麓,南朝梁时建。因寺前有支硎山而得名。
  2. 名声敌虎丘:虎丘是苏州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与虎丘相比,支硎寺同样声名远扬。
  3. 石文:指寺庙中的石雕佛像和文字。
  4. 马迹:指马跑过留下的痕迹。
  5. 峰势耸牛首:山峰高耸入云,形似牛头。
  6. 泉眼潜通海:泉水像海洋一样深邃,源源不断。
  7. 松门:指寺庙门前的松树。
  8. 预带秋:预示着即将到来的秋天。
  9. 迟回:犹豫不决的样子。
  10. 王谢:指晋代的王导、谢安等家族,他们都是当时的名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支硎寺的美丽景色和悠久历史。诗人通过对寺庙的描述,展现了它与虎丘齐名的声名和独特的魅力。诗中对石雕、山峰、泉水等自然景观的描写,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那里的美好风光。同时,诗人还通过提及历史上的王谢家族来增加诗句的文化内涵和深度,使得整个作品更加富有历史感和文化气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