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步南园烟雨晴,遥闻丝竹出墙声。
欲抛丹笔三川去,先教清商一部成。
花木手栽偏有兴,歌词自作别生情。
多才遇景皆能咏,当日人传满凤城。

注释:

  1. 闲步南园烟雨晴,遥闻丝竹出墙声。
  2. 欲抛丹笔三川去,先教清商一部成。
  3. 花木手栽偏有兴,歌词自作别生情。
  4. 多才遇景皆能咏,当日人传满凤城。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诗人在南园试小乐的情景的诗。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在南园试小乐的场景,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首两句“闲步南园烟雨晴,遥闻丝竹出墙声”,描绘了诗人悠闲地漫步在南园中,欣赏着烟雨过后的美景。他听到了远处传来的丝竹音乐声,那是来自邻家的悠扬乐音。这里的“烟雨晴”描绘出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而“遥闻丝竹出墙声”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三句“欲抛丹笔三川去,先教清商一部成”,则是诗人对自己的期待和决心的表达。他想要离开家乡,到三川之地去施展才华,先让一支清商曲完成它的作品。这里的“欲抛丹笔三川去”体现了诗人的雄心壮志,而“先教清商一部成”则展示了他的才华和技艺。

第四句“花木手栽偏有兴,歌词自作别生情”,进一步描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创作风格。他认为,自己亲手栽种的花木更有兴致,而创作的歌词也带有独特的情感。这里的“花木手栽偏有兴”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而“歌词自作别生情”则展现了他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最后一句“多才遇景皆能咏,当日人传满凤城”,则是对诗人作品的评价和赞美。他认为自己的作品多才多艺,无论是什么样的景色都能进行咏唱,而这样的作品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传播和赞誉。这里的“多才遇景皆能咏”表明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自信和才能,而“当日人传满凤城”则显示了他的作品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在南园试小乐的场景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他的雄心壮志和创作热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