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天兵貂锦衣,晋城风日斗生辉。
行台仆射深恩重,从事中郎旧路归。
叠鼓蹙成汾水浪,闪旗惊断塞鸿飞。
边庭自此无烽火,拥节还来坐紫微。

注释:

和白侍郎送令狐相公镇太原:与白侍郎一起为令狐相公送行,来到太原。

十万天兵貂锦衣,晋城风日斗生辉:十万名天兵披着貂皮的战袍,晋城的风和阳光在天空中闪耀。

行台仆射深恩重,从事中郎旧路归:行台仆射有着深厚的恩德,而从事中郎则回到了旧路。

叠鼓蹙成汾水浪,闪旗惊断塞鸿飞:叠起的战鼓声如同波浪翻滚,旗帜在风中飘扬,使得塞上的大雁感到惊慌失措,纷纷飞离。

边庭自此无烽火,拥节还来坐紫微:从此之后,边关不再有战事,令狐相公拥立了朝廷的节杖回到宫中。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与白侍郎一起为令狐相公送行的诗作。首句“十万天兵貂锦衣”,描绘了十万大军整齐划一、威武雄壮的场面,同时也体现了国家对此次出征的重视。第二句“晋城风日斗生辉”则描绘了晋城的美丽风光和晴朗的天气,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亮色。

第三、四句“行台仆射深恩重,从事中郎旧路归”,表达了对令狐相公的尊敬和感激之情。行台仆射代表着国家的威严,从事中郎则是曾经的战友,他们共同为国家效力,现在分别踏上了各自的道路。

第五、六句“叠鼓蹙成汾水浪,闪旗惊断塞鸿飞”,则运用了生动的比喻手法将战场的紧张气氛刻画得淋漓尽致。叠鼓声声,犹如波涛汹涌的大海;旗帜飘扬,仿佛大雁惊飞。这些形象化的语言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最后两句“边庭自此无烽火,拥节还来坐紫微”,则以简洁的语言概括了整首诗的主题。边庭不再有战事,令狐相公拥立了朝廷的节杖回到宫中。这不仅是对令狐相公的赞誉,也是对国家和平稳定的一种期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