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宾客会龙宫,东去旌旗驻上东。
二八笙歌云幕下,三千世界雪花中。
离堂未暗排红烛,别曲含凄扬晚风。
才子从今一分散,便将诗咏向吴侬。

【注释】:

福先寺:位于今四川乐山市。

酬别乐天:指白居易与诗人分别的情景。

龙门:指四川的龙门山,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旌旗:古代军队的仪仗。这里借指白居易。

上东:即上龙门。

云幕:比喻宴会场面盛大。

二八:指少女们。

三千世界:指天下。

离堂:离开宴会厅。

排红烛:点燃红色蜡烛以照路。

别曲:指离别的歌曲或乐曲。

吴侬:吴地方言,指江南地区的方言。

【译文】:
龙门宾客云集在福先寺,东去旌旗驻留于上龙门。
少女们歌声悠扬在云幕之下,雪花飞舞三千世界之中。
宴会未尽点亮红色蜡烛,离别之曲哀伤晚风中传唱。
才子从此各奔东西,就以诗歌咏唱吴侬的风情。

【赏析】:
此诗作于公元816年(唐宪宗元和十二年)。时作者在成都任节度推官,而白居易则在江州(今江西九江)任司马。二人因“赋得乐天书字”一事,有嫌隙,白居易写有《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一诗。作者对此十分不满,于是写了这首《福先寺雪中酬别乐天》。这首诗描写了两位大文人在福先寺的一场别情。
首两句写白居易到福先寺赴宴的场景。“龙门”,指四川的龙门山,是佛家四大名山之一,这里代指福先寺。“会龙宫”,用典。相传汉代张道陵入蜀时,曾在此地建“治头”。唐人传说这里就是张道陵炼丹之处,故称其为“龙宫”。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龙门客旅云集于福先寺,向东而去旌旗招展于上龙门。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白居易的欢迎和送别之情。
颔联写福先寺内宴会盛况及宴席散后的情景。“二八笙歌”四句,写宴会中的热闹场景;“离堂”四句,写宴会结束后的情景;“才子从今”,点明主题,写两位文人从此以后将各奔东西,只能以诗歌来表达他们的惜别之情。这是全诗的核心部分。这四句诗通过对比、衬托,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白居易的深情和对他的才华的敬佩。
末联以“便将诗咏向吴侬”一句作为全诗的总结,表明两人从此各奔东西后,只能把彼此的惜别之情化作诗歌来咏唱了。
此诗在艺术表现上颇具特色:(一)运用典故,增加诗句的丰富性和形象性。(二)采用白描手法,使诗句简洁明了。(三)善于用对比,使人物的感情更加鲜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