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君后辈先零落,崔相同年不少留。
华屋坐来能几日,夜台归去便千秋。
背时犹自居三品,得老终须卜一丘。
若使吾徒还早达,亦应箫鼓入松楸。
酬乐天见寄
元稹(779~831),字微之,洛阳(今属河南)人。贞元九年(793)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元稹与白居易交谊深厚,有“元白”之称;又与刘禹锡、柳宗元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
酬:赠答。
乐天:白居易的字。
见寄:收到信后写给他的回信。
君:你。
后辈:后来的人;后代。
先零落:指自己的先代先贤们相继衰亡。
崔相同年:指同辈人崔群。崔群与元稹同辈,时人比作“三俊”,故称。
留:留滞,滞留。
华屋坐来能几日:谓在朝廷做官的日子不会很长。
夜台归去便千秋:夜台是死者墓地的隐语。归去,死去,指死后。千秋,一千年。
背时犹自居三品:指自己虽已年老,仍能位居宰相高位。
得老终须卜一丘:意谓到了晚年,应寻得一处安息之地。卜一丘,指选择一块地方。一丘,指坟墓。
若使吾徒还早达:如果你们这些后来的人能够早早地得到显达。吾徒,我辈。
亦应箫鼓入松楸:也应当像古乐府诗里所写的那样,吹奏起《薤露》曲而埋葬于松楸之间。
这是一首答谢诗,作者对白居易来信中所说的“先零落”、“不淹留”、“归后千载”等表示赞同,并劝慰他不要过于悲伤,要相信总有一日能象古人一样得到归宿。全诗语言平易通俗,但情真意切,风格朴实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