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秋十日浣朱衣,铃阁无声公吏归。
风韵渐高梧叶动,露光初重槿花稀。
四时苒苒催容鬓,三爵油油忘是非。
更报明朝池上酌,人知太守字玄晖。
诗句释义与译文如下:新秋十日浣朱衣,铃阁无声公吏归。
风韵渐高梧叶动,露光初重槿花稀。
四时苒苒催容鬓,三爵油油忘是非。
更报明朝池上酌,人知太守字玄晖。
- 诗句释义:
- 新秋十日浣朱衣:秋天的第十天,穿着红色的官服洗涤。
- 铃阁无声公吏归:铃阁中没有声音,官员们已经回到了自己的岗位。
- 风韵渐高梧叶动:风的韵味逐渐增强,连梧桐树的叶子都开始摇曳。
- 露光初重槿花稀:露水的光芒开始显得更加明亮,槿花也稀疏了。
- 四时苒苒催容鬓:四季的变化不断地催促着人们的容颜。
- 三爵油油忘是非:喝了三杯酒之后,人们忘记了是非之分。
- 更报明朝池上酌:明天早上,在池边再聚会。
- 人知太守字玄晖:人们知道这个太守的名字是刘禹锡,号玄晖。
- 诗句赏析:
- 自然之美:诗中通过“风韵渐高”和“露光初重”描绘出自然界的美丽变化,从秋天的宁静到晨露的清新,展示了自然的和谐与美丽。
- 人文关怀:虽然描写的是自然景致,但诗人巧妙地将其与人的情感体验相结合,如“四时苒苒催容鬓”表达了岁月无情,人的衰老。而“三爵油油忘是非”则反映了饮酒后的超然物外,忘却了世间的纷争。
- 政治隐喻:诗中的“更报明朝池上酌”可能暗指一种政治上的应酬或宴会,反映了官场的交际往来。而“人知太守字玄晖”则可能暗示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某种态度或感慨。
- 艺术表达: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来抒发情感,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特色。
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能够欣赏到刘禹锡的文学才华,还能深入了解唐代诗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