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省新登二直臣,万方惊喜捧丝纶。
则知天子明如日,肯放淮南高卧人。
李贾二大夫谏拜命后寄杨八寿州
谏省新登二直臣,万方惊喜捧丝纶。
则知天子明如日,肯放淮南高卧人。
注释解析:
- 谏省: 指中书省,古代中央行政机构之一。
- 新登二直臣: 言李贾二人被任命为直臣(直言进谏的臣子),在谏院中地位显著且受到重视。
- 万方惊喜捧丝纶: 表达全国上下对皇帝任命李贾为谏官的惊讶与欢喜。
- 天子明如日: 比喻皇帝英明,洞察秋毫,如太阳般照耀四方。
- 肯放淮南高卧人: 暗指淮南王刘安曾在此处隐居,以“高卧”自喻,不愿为官;而如今皇帝却能任用他这样的人。
译文:
中书省新近提拔了两位正直的大臣,全国上下对此感到惊奇和欣喜,争相捧着那象征着皇权的御笔诏书。您知道吧,当今天子真是英明神武,能够识才用人,不拘一格降人才。
作品赏析:
本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政治事件——李贾被任命为谏官。通过对比历史人物淮南王刘安的隐逸生活与当前的政治环境,诗人表达了对皇帝治国有方的认可,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未能得到重用的惋惜。这种巧妙的对比,不仅增加了诗句的层次感,也使得诗歌具有更深的思考价值。
评析:
此诗体现了刘禹锡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他的诗歌常常以简洁的语言揭示深刻的主题,反映出他对时政的关心以及个人对于政治理想的执着追求。此外,这首诗还展现了刘禹锡对友情的重视,通过对友人未得重用的感慨,进一步加深了两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写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具体时间不详。根据《全唐诗》记载,刘禹锡在唐代曾任监察御史、太子宾客等职,其政治生涯颇为坎坷。然而,无论身处何种境遇,刘禹锡始终保持着对国家的忠诚以及对人才的珍视。在得知李贾等人被任命为谏官的消息后,刘禹锡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对友人的祝贺以及对国家治理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