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奴安得似方回,争望追风绝足来。
若把翠娥酬騄耳,始知天下有奇才。

注释:

裴令公:指唐代裴度的字,他官至中书令、太尉。

斐言仰和:表示敬仰并应允了乐天(白居易)的诗,用斐然二字表之。斐然,同“斐”,文采显著的样子;仰和,答应的意思。

常奴:指李白。

方回:即苏轼的字,他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画家和诗人。

争望追风绝足来:竞相追赶着飞奔而来的神马。

翠娥:指美丽的女子。

騄耳:即千里马,传说日行千里,故称。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裴度在接到好友李白的《赠卫八处士》之后,以诗回应并戏谑李白之作。李白的《赠卫八处士》中有一句“借问吹箫向紫烟,不知谁家玉笛传”被裴度拿来做引子,然后接着写自己的回应:“常奴安得似方回,争望追风绝足来。”意思是说:我怎么能比得上方回呢?我一定要追逐到那匹能追风逐月的骏马。

接着写道:“若把翠娥酬騄耳,始知天下有奇才。”意思是如果把我比作千里马的话,那我才能配得上那位美丽的女子,她就是那匹千里马。

整首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敬佩之情,又展现了他的豪放不羁的性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