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朗鹍鸡弦,华堂夜多思。
帘外雪已深,座中人半醉。
翠蛾发清响,曲尽有馀意。
酌我莫忧狂,老来无逸气。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题干的提示对诗歌进行理解分析,最后按照要求作答。
本诗首句“冬夜宴河中李相公中堂命筝歌送酒”,写冬夜的宴会。诗人在宴会上弹筝唱歌,为李相公送酒。颔联“朗朗鹍鸡弦,华堂夜多思”,“鹍鸡”,传说中一种鸣声清亮的神鸟,也写作“鹍”,指琴。诗人以琴声起兴,点明宴会的时间是冬夜;“华堂”,华丽的厅堂;“夜多思”说明宴会的气氛很沉重。颈联“帘外雪已深,座中人半醉”承接前句,写室内景象。“帘外”,指宴会厅外;“雪已深”,指大雪封门;“座中人半醉”,写宴会厅内的情景。“翠蛾发清响,曲尽有馀意”。尾联“酌我莫忧狂,老来无逸气”。“翠蛾”,形容女子的眉毛像青色的蛾眉;“曲尽有馀意”,意为乐曲演奏完了还有余味。诗人劝李相公不要担忧,自己年老体弱,但志节不减当年,仍保持着旺盛的精神状态。
【答案】
示例:这首诗是诗人在宴会上所作。冬夜的宴会上,弹奏着琴曲,歌声悠扬,气氛沉重。外面的大雪已经积得很深,而座中的宾客却大半醉了。室内的景象是:翠绿的蛾眉在弹奏着琴曲。乐曲演奏完了还有余味。饮酒之后劝慰李相公不要担忧,因为自己虽年老体衰,但志向壮盛,仍然保持旺盛的精神。
(1)
首句交代时间、地点及宴会气氛:冬夜的宴会;华丽厅堂;沉重气氛。
(2)
颔联描绘室内景象:华丽的厅堂;沉重的气氛;宴会的宾主。
(3)
颈联描写宴会厅外景象:大雪封门;宴会厅内的宾主。
(4)
尾联表达宴席上的情绪与心态:劝李相公不必担心,即使年老体衰,志向壮盛,仍能保持旺盛的精神。
赏析:“朗朗”二字,既形容鹍鸡声之清亮,又暗喻诗人心情之舒畅,一语双关,韵味无穷。
译文:
冬日的夜晚,河中李相公的中堂里举行了一场宴会。
宴会上弹奏着琴曲,歌声悠扬,气氛沉重。
室外大雪纷飞,大雪已经积得很深了,可是厅内的宾客大都醉了。
室内的景象是:翠绿色的长眉随着琴声跳动,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乐曲演奏完了还有余味。
饮酒之后劝慰李相公不要担忧,因为自己虽年老体衰,但志向壮盛,仍然保持旺盛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