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邑何邑邑,长沙地卑湿。
楼上见春多,花前恨风急。
猿愁肠断叫,鹤病翘趾立。
牛衣独自眠,谁哀仲卿泣。

【注释】:

谪居悼往二首:作者在长沙被贬为郡守时,与友人相别,写下了这两首诗。谪居:因被贬为郡守而居住在长沙。悼往:对逝去的友人表示哀悼。“邑邑”:忧愁的样子。“长沙地卑湿:长沙地势低洼潮湿之地。春多、花前恨、猿愁肠断叫、鹤病翘趾立、牛衣独自眠,这几句是作者对逝去的友人的怀念和哀伤。谁:代词,指自己的朋友。仲卿:东汉时期庐江郡府中丞张禹的孙子,字仲卿,汉末著名文人,以才学著称于世,曾作《七哀诗》悼念亡妻。这首诗就是模仿其文风而作。

译文:

忧郁又忧愁啊,长沙的地势太低又潮湿。

楼上春天来得多,看到花儿却感到春风太急。

猿猴的哀愁让它肠子都断裂了,病鹤让翘起的脚趾站立不稳。

牛衣独自睡去,谁又像汉代仲卿那样为我哭泣呢?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谪官长沙期间,表现了他对故友的思念之情及抑郁不得志的心境。全诗用典贴切,情深意长,含蓄委婉,余味无穷。

“邑邑何邑邑”,开头两句写自己因被贬长沙的忧郁心情。“邑邑”二字,形容心中郁结不舒的心情。“长沙地卑湿”,长沙地处洞庭湖畔,地势低平且潮湿,所以诗人用“卑湿”来形容长沙。这里既表明了自己的遭遇,也暗示自己被贬的原因。

“楼上见春多,花前恨风急”,写自己在楼中见到春天的景象和内心的感受。“花前恨风急”一句暗含着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的“花前”既指花前赏景的人,也暗指自己被贬长沙的原因:因为自己曾劝谏过皇帝,触怒了皇帝而被贬。

“猿愁肠断叫,鹤病翘趾立。”写因思念友人而导致的悲愁之苦。“猿愁肠断叫”一句运用典故,“猿啼断肠”出自唐代李商隐的《锦瑟》,此处用以比喻自己的悲伤之情。“鹤病翘趾立”一句运用典故,“鹤病”出自宋代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此处用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以及自己的孤独寂寞之情。

“牛衣独自眠,谁哀仲卿泣?”最后两句表达了自己对逝去的友人的怀念和哀伤。“牛衣”指破旧的牛皮衣,“独眠”是指独自一人躺在牛衣中睡觉。“谁哀仲卿泣?”这句诗运用典故,引用了汉代张伯松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逝去的友人的怀念以及自己的孤独寂寞之情。

整首诗用典贴切,情深意长,含蓄委婉,余味无穷,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