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有白太守,抛官归旧溪。
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
太守驻行舟,阊门草萋萋。
挥袂谢啼者,依然两眉低。
朱户非不崇,我心如重狴。
华池非不清,意在寥廓栖。
夸者窃所怪,贤者默思齐。
我为太守行,题在隐起圭。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歌,然后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手法和意境分析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最后进行赏析。注意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及意象,分析其在诗歌中的作用。“白太守”指白居易,他任苏州刺史时,曾因得罪权贵而被迫离开。此诗为追忆之作,是白居易在贬官后的某年春天重游苏州时的即兴之作,表达了诗人对苏州百姓的深深怀念之情。

“闻有白太守,抛官归旧溪”,诗人听到消息说有个叫白的太守要回来当官了,不禁想起自己也曾弃官回到故乡隐居。“闻”字表明作者对此事的意外之感,也表现出他内心的激动。这两句点明白太守的回归,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这两句写苏州百姓因为听说白太守回来,都纷纷出来观看,结果弄得哭声一片。这里既写出了白太守的名声远播,百姓们对他非常爱戴;也表现了老百姓对他的思念之深,盼望他归来之意切。这两句是全诗感情的集中体现。

“太守驻行舟,阊门草萋萋”,这两句写白太守在船上驻留,只见城门附近长满了绿草,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驻行舟”三字表明白太守是在游览,也暗示了他对苏州的感情是复杂的。“萋萋”一词形容草木茂盛,暗喻苏州城民生活安定、富饶,人民安居乐业。

“挥袂谢啼者,依然两眉低”,这两句写白太守下车后,看见百姓们仍流连忘返地不愿离去,于是挥袖告别,表示歉意。然而百姓仍然不散,依然低着头。“两眉低”形象地表现了百姓们的哀伤和不舍之情。这里的“低”字既写出百姓们的情态,也写出了他们的心理感受。

“朱户非不崇,我心如重狴”,这两句写百姓们虽然住的是高高的门楼,但心里却像被铁链锁着一样沉重。“朱户”是古代富贵人家的大门,用来形容百姓的居所并不过分。“重狴”是指牢狱,比喻百姓们的心情。“朱户”与“重狴”形成鲜明对比,更突出了百姓们的心情。

“华池非不清,意在寥廓栖”,这两句的意思是:虽然华池的水很清,但我的心却像鸟儿一样飞翔在广阔天地之间。这里的“华池”指的是西湖,“寥廓栖”则是指栖息在广阔的天地之间。这两句诗既写了自己的身世,又写出了自己的情怀——虽身处高位,但心怀天下。

“夸者窃所怪,贤者默思齐。”这两句的意思是:那些喜欢吹牛的人常常奇怪我为何要辞官隐居,但我知道这是为了国家和黎民百姓考虑,所以心中坦然。“夸者”指那些喜欢吹嘘的人,“贤者”则是指那些明白事理的人。“默思齐”意思是默默地思考并相互比照,互相学习。

“我为太守行,题在隐起圭”,“隐起”是指隐居起来,“圭”是古人用来祭祀用的玉器,这里用来指代自己的文章或作品。这两句的意思是:我之所以写下这篇诗篇,是为了纪念我的这次隐居之行,并将它刻在一块石头上。这两句既是对自己隐居生活的总结,也是对后世人的提醒:即使身处官场也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使命,不能忘记国家的大义。

【答案】

白太守

听闻有白太守回乡,抛官归旧溪。

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

太守驻行舟,阊门草萋萋。

挥袂谢啼者,依然两眉低。

朱户非不崇,我心如重狴。

华池非不清

意在寥廓栖。

夸者窃所怪

贤者默思齐。

题在隐起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