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沈寇六十年,旅祭不享生愁烟。
今逢圣君欲封禅,神使阴兵来阻战。
妖氛扫尽河水清,日观杲杲卿云见。
开元黄帝东封时,百神受职争奔驰。
千钧猛簴顺流下,洪波涵淡浮熊罴。
侍臣燕公秉文笔,玉检告天无愧词。
当今睿孙承圣祖,岳神望幸河宗舞。
青门大道属车尘,共待葳蕤翠华举。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平齐行二首》之一。全诗共四句,每句都充满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译文

泰山上的贼寇已经沉寂了六十年,我们每年到泰山进行祭拜,却总是愁云满心。
现在遇到了圣明的君主,他准备封禅泰山,神灵派来阴兵阻拦我们的战鼓声。
妖雾消散后,河水变得清澈,日观峰上太阳明朗,天空的云朵清晰可见。
唐玄宗在开元年间东封泰山,百神齐聚,争相奔涌而出。
千钧重的石柱顺着水流而下,洪波荡漾,浮起的熊罴与鱼鳖争先恐后。
侍臣、燕公手持文笔,以玉检向天呈文,表达无愧于心的言辞。
如今皇帝的孙辈继承了圣祖的事业,岳神也盼望着河宗能欢舞庆祝。
大道两旁青门的道路上,尘土飞扬,大家都在等待翠华旌旗高扬。

注释

  • 泰山沈寇: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泰山之贼”,即黄巢起义军。黄巢起义军曾占据山东一带,对唐朝构成威胁。
  • 旅祭不享生愁烟:指每年到泰山进行的祭祀活动因战争而中断,百姓生活在忧虑之中。
  • 今逢圣君欲封禅:意指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开始筹备封禅大典。封禅是古代帝王举行的一种仪式,表示天地人和,国泰民安。
  • 神使阴兵来阻战:传说中的神灵派遣阴兵来阻止战争,这里暗喻黄巢起义军的威胁。
  • 妖氛扫尽河水清:形容经过战争后,妖邪势力被清除,河水也变得清澈。
  • 日观杲杲卿云见:日观峰上的太阳明亮如盘,天空中的云彩清晰可见。
  • 开元黄帝东封时:指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年)去东泰山封禅的历史事件。
  • 百神受职争奔驰:描述了当时百神齐聚的场景,争相奔涌而出。
  • 侍臣燕公秉文笔:侍臣、燕公都是当时的官职或身份,这里的“秉文笔”可能是指他们手持笔墨撰写奏章。
  • 玉检告天无愧词:用玉制的检(笔)向天呈文,表达自己无愧于心的言辞。
  • 当今睿孙承圣祖:意指现在的皇帝继承了圣明的祖先。
  • 岳神望幸河宗舞:岳神期待着河宗的庆典,这里可能是指河宗的皇帝或其他重要人物。
  • 青门大道属车尘:青门大道上车尘滚滚,形容场面盛大。
  • 葳蕤翠华举:形容翠华旌旗高高地举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宏大的历史场景,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封禅仪式,展现了唐朝从衰败走向复兴的过程。诗人以泰山为背景,通过描绘战争、祭祀、神灵、祥瑞等元素,表达了对国家安定、民族和谐的美好愿望。整首诗语言古朴,意境深远,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时代的变迁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和祝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