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天子万事足,唯惜当时光景促。
三乡陌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
仙心从此在瑶池,三清八景相追随。
天上忽乘白云去,世间空有秋风词。

【注释】

三乡驿:唐代驿站名,在今安徽宿县东南。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唐玄宗曾在此望祭女几山神。伏睹:瞻仰。仙山:指女几山。霓裳羽衣曲:相传为唐玄宗李隆基作的乐曲。

【译文】

皇帝陛下万事如意,可惜当年风光易逝(意谓光阴易逝)。

在三乡驿楼上望女几山,我归去作了《霓裳羽衣舞曲》。

从此心志专一地修炼,追随玉皇、金母、太一三清和八景神仙。

忽然天上乘坐白云而去,世间空有秋风词来怀念。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诗中以“三乡驿”为背景,追忆了唐玄宗天宝年间的一段往事。当时玄宗因安史之乱而逃亡四川,他登上三乡驿楼,遥望着遥远的女几山,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曲子词。

开头两句点明主旨:皇帝陛下万事如意,可惜当年的风光易逝(意谓光阴易逝)。这是说玄宗在位期间,天下太平,国力强盛,百姓安居乐业,一派升平景象。但这种升平局面并不长久,不久就发生了安史之乱,导致国家动荡,人民颠沛流离。因此,这两句既是回忆过去,又是感叹时局的变化,流露出诗人对往昔盛世的无限眷恋之情。

第三句“在三乡驿楼上望女几山”,是全词的高潮部分。这里描绘了一个宏伟壮丽的画面:在三乡驿楼上,作者遥望远方的女几山,只见群山叠嶂,云雾缭绕,仿佛仙境一般。这一描写既烘托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豪情壮志。

第四句“归作《霓裳羽衣舞曲》”,则是诗人对这段往事的回应。在这里,诗人用《霓裳羽衣舞曲》来表达自己对那段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留恋之情。这种情感是复杂而深沉的,既有对过去辉煌成就的自豪和满足,又有对失去时光的惋惜和无奈。这种情感在全词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最后两句“仙心从此在瑶池,三清八景相追随”和“天上忽乘白云去,世间空有秋风词”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这里,诗人将自己比作一位仙子,心向瑶池,追求长生不老之道。同时,他又将这种追求寄托于天地自然之中,认为天地万物都有灵性,可以相互感应。这种观念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和宇宙的深刻认识和独特见解。

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留恋之情,又揭示了他对人生真谛的领悟和追求。因此,这首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