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境偶一寻,洞天碧云上。
烂柯有遗迹,羽客何由访。
日暮怅欲还,晴烟满千嶂。
【注释】
烂柯山:在福建连城县西南,相传晋人王质入山砍柴,见两童子对弈,至棋局终了,斧柯已烂。因以“烂柯”为围棋的代称。
灵境:指神仙居住的地方。寻:探访。
洞天:道教语。指神仙所居的地方。
羽客:道士的雅称。何由:何处,怎么。
晴烟:雨过天晴后的云气。嶂:山峰。
【赏析】
《烂柯山四首》,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此诗描绘了作者游览烂柯山时的情景。第一首写游山所见,第二首写所思,第三首写所见景物,第四首写游山之志。全诗构思新颖,想象丰富,意境优美,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首联“灵境偶一寻,洞天碧云上”两句,写诗人在偶然之中找到了烂柯山。烂柯山位于福建省连城县西南,山上多松柏、怪石奇岩,景色秀丽宜人,历来被视为神仙居处之所。诗人在这里寻找仙境,发现一个幽静的山洞,洞口被绿草掩映,四周云雾缭绕,宛如天上碧云飘浮于洞口之上。这一句中,用“偶”字表明诗人并非有意寻找,而是偶然间发现的,突出了其偶然性;而“碧云”则形象地描绘了洞口云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以清新之感。
颔联“烂柯有遗迹,羽客何由访”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烂柯山的自然景观及历史传说。烂柯山不仅风景优美,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说。据《述异记》记载,晋朝时期,有一位名叫王质的樵夫,有一天他来到烂柯山游玩,看到两位童子正在下棋,便停下脚步观看。待到两人棋局终了,他的斧柄已经朽烂。后来,他便将这个故事传了下来,人们也把烂柯山称为“烂柯山”。这里的“遗迹”指的是王质观棋处的石台和斧柯等遗留下来的古迹;而“羽客”则是指传说中的仙人。诗人在此句中运用了借代手法,通过提及王质观棋处的石台和斧柯等古迹,暗示了烂柯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特点。同时,诗人还通过“何由访”这一反问句表达了对仙人的向往之情。
颈联“日暮怅欲还,晴烟满千嶂”两句,描写了夕阳西下、天色渐暗之际,诗人想要回家的心情及所见的美景。诗人此时已游览了整个烂柯山,但仍然意犹未尽,心中充满了对这个地方的眷恋之情。当夕阳西下、余晖洒满千嶂之时,远处的天空逐渐变得明亮起来,一片晴空万里。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夕阳比作一位美丽的女子,将天空比作她的衣裳,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夕阳西下的壮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赞叹之情。
这首诗以游山见闻为主线,通过对烂柯山自然景观及历史传说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诗人还运用了借代、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整首诗更加富有诗意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