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称野鹤比群公,忽作长松向府中。
骢马不骑人不识,冷然三尺别生风。

题第五司户侍御

曾称野鹤比群公,忽作长松向府中。

骢马不骑人不识,泠然三尺别生风。

诗句解析

  1. “曾称野鹤比群公”:诗人通过比喻,将司户侍御比作一只自由翱翔的野鹤,象征着其高洁的品质与超脱世俗的态度。同时,“群公”则暗示了他在朝廷中的崇高地位和影响力。

  2. “忽作长松向府中”:这里的“忽作”,表达了一种突如其来的变化或成就,而“长松”则暗喻这位司户侍御在官府中如同参天大树,稳固而威严。

  3. “骢马不骑人不识”:这句诗描绘了一种独特的景象,一匹普通的骢马,却因为主人的身份而显得与众不同,普通百姓甚至无法认出这匹特殊的马来。这既表现了司户侍御的高洁形象,也隐含着对普通民众的某种警示或期待。

  4. “泠然三尺别生风”:最后一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在这里,“泠然”形容的是声音清越且悠长,而“三尺”则是指长度单位,这里可能指的是某种象征性的物品,如剑或者乐器等。这种独特的声音和物品的结合,给人一种清新脱俗、与众不同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司户侍御的独特个性和不凡能力。

译文

曾被誉为像野鹤一样超然于群公之上,忽然间变成了官府中的长松。虽然只是一匹不起眼的骢马,但却因主人的非凡身份而显得尊贵不凡,普通百姓甚至都未能认出它的存在。然而,那种独特而又令人敬畏的氛围,却在无声之中悄然形成,仿佛一股无形的力量,为整个环境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生动描绘,深刻地揭示了作者对于理想人格和高尚情操的追求与向往。诗中的“野鹤”“长松”等意象,不仅具有高度的象征意义,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感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理解到欧阳詹对于理想人格的不懈追求,以及他对美好社会的深深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